图:姚奕文 屈佩琳
文:胡可
本网讯 7月12日上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想不到响亮的名字队”一行人赴大岭村开展暑期调研活动,队员们参观大岭村著名历史建筑,前往非遗展馆街道了解非遗保护状况,采访附近村民关于大岭村的文化发展状况。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进程日益加快,乡村建设成就突出。此次三下乡活动旨在深入体验农村的文化发展具体实践,探究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典型文化型乡村的发展路径。此次三下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下团队负责实地探索大岭村的文化发展细节,记录拍摄大岭村文物古建。线上团队负责大岭村前期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后期视频的策划剪辑。
“蛎江涌头,半月古村”是对这座广州市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村庄聚落布局的最好诠释。三面玉带,傍有菩山。大岭村在山与水的环绕簇拥下,度过了九百多个年头。岭南特色的梳式布局,顺坡而建,建筑之间的空间狭小,形成了数列小巷。小巷的地上是一块一块被藓类植物点缀的青石板。沿着玉带河一直往前走,一面满是蚝壳的墙藏在不起眼的小巷拐角处,蚝壳质地坚硬,耐住了数百年的风霜。从菩山第一门拐入另一条小巷,家家户户门牌号旁风景各异,贴上的有高校入驻成立工作室的标识,有文明户的铭牌,也有“天官赐福”的美好祝愿。深处走去,有“贞春之门”左面供奉祈求风调雨顺的三沓庙;跨过龙津桥,穿过扬德门,有竖着陈氏先祖碑文的显宗祠,两旁竖有碑文,记录着大岭村祖辈的功绩;喷着泉水的菩山第一泉旁,写着大岭村村委会专门设立的提示牌“此泉大岭村民专用”,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大岭村民。
(海瓷手艺人向想不到响亮的名字队队员们讲述海瓷制作 屈佩琳摄)
折返而归,从村民的口中得知,玉带河的另一岸有入驻村中的非遗手艺人们。队员们遂前往目标街道。一面蓝染布匹立在街道的转角处,上面标有“山川方物蓝染工作坊”。队员们进入工作坊,坊间的张娟娟师傅向队员们介绍蓝染的制作工序。蓝染是一种古老的染色技术,这项技术曾一度代表了我国传统染色的主流工艺,被一代一代的手艺人中传承着。它通过天然发酵还原方法来建蓝缸与养蓝的工艺,是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工作坊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有拉花纳底鞋,有拉花茶垫,有手工蝴蝶,手工兔子等等。手工艺品以蓝色为主色调,后院是两个厚实的装着蓝染布匹的大染缸,染着布的张娟娟师傅身着一袭蓝衣,坊间俨然成为了一片蓝色的世界。
“大岭村的居住环境是我见过村落里做得最好的,因为大岭村远离市区的喧嚣,不少手艺人们入驻大岭村,入驻这里的不仅有蓝染,还有核雕、奇石、海瓷等。”张娟娟师傅说道。随后她向队员们介绍了豪石堂的豪师傅。豪师傅收集了世界各地的千奇百怪的石头,石头形态各异,奇石之奇名不虚传;在平核堂,队员们见证了如《核舟记》中核舟般的精美核雕;海瓷馆贝壳制作的瓷器敲打声轻灵传远,透光率极高。制作瓷画的师傅告诉队员们,陶和瓷,一千三百摄氏度是分界点,因为古代的早期达不到一千三百摄氏度,所以瓷是后来才发现并投入生产的。瓷器上的花纹图案由师傅一笔一画绘制而成,精致秀气,玲珑巧致。
(想不到响亮的名字队队员和村民交谈 姚奕文摄)
非遗探访结束后,想不到响亮的名字队的队员们在街道上采访村民,了解村里的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大多数村民支持村中发展旅游业,且多数认同村里目前的文化发展方针与政策。一直以来,村中对古建筑均有相应的修缮和保护。为保护村中建筑,政府禁止改建扩建活动,一切建设活动均需征求相关方的意见。同时,厕所、室外健身器材、休憩凉亭、路灯等建成投入应用,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这些举措为大岭村文化古建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家和政府的文化方针的指导下,这个在广州城市一隅的岭南古村,建设属于大岭村的文化发展之路,在新时代不断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