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林家玄
文:林华钰
本网讯 7月10日下午,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联合新闻传播学院、中文学院实践团的队员们来到了历史悠久、文化浓厚的潮汕大地——汕头。队员抵达汕头之后,广外潮汕校友会会长盛情接待了队员们,带领团队成员前往牛栈牛肉店与本地的广外毕业生郭师兄洽谈。
作为汕头的资深食客,郭师兄一方面推荐了汕头当地的许多美食店,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选择拍摄店面;另一方还会介绍潮汕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让队员们了解潮汕饮食文化背景。比如在提到潮汕粿品的时候,郭师兄进一步阐述了潮汕粿品的历史渊源。因为旧时代的潮汕地区经济不发达,所以潮汕人充分利用大米、米粉等食材制作食物,粿品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初入眼,犹如马卡龙一般的色彩在眼前;放入手,虽不见却深感其中工序复杂;出油锅,是如此般的金灿灿。不同粿品的外表形状、颜色以及馅料、口感等方面可以折射出不同家的潮汕妇女的智慧。做出外观更好看,味道更香浓的粿品,这一家人就会受到大家的赞赏。由此潮汕粿品种类丰富、口味繁多。
(团队成员踩点创信烧卤店)
7月11日上午,“寻迹潮味,重拾乡愁”实践团出发前往当地小有名气的“豆花伯”新店,与店主表明团队希望借此传播潮汕饮食文化的愿景。队员在与店主沟通的过程中,店主提议老店比新店底蕴更浓厚,更符合拍摄要求。
下午,“寻迹潮味,重拾乡愁”实践团前往从1999年营业至今的“豆花伯”老店。店主十分欢迎团队的到来,不仅准备了豆香浓郁的豆花等当地美味甜品,还亲自为团队演示了麦粿和水粿的制作过程。正如该店标语所写的“原桥下卖豆花,煎麦粿的阿伯”,不太起眼的小店面,却处处能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
(团队成员在拍摄豆花)
在体验了舌尖上的美味之后,团队来到“茗云茶庄”感受潮汕功夫茶的魅力。潮汕功夫茶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陈老板向团队介绍了标准的工夫茶艺,包括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道工序。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彰显潮汕人重视品德。除此之外,还有“关公巡城”——以冲罐巡回穿梭于三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三杯之中。"韩信点兵"——三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团队成员在拍摄潮汕功夫茶)
“寻迹潮味,重拾乡愁”团队在这两天的调研中收获颇丰,加深了对潮汕饮食文化的了解,更加期待接下来几天的潮汕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