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21日下午,天气多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开平下乡联盟”队伍一行人驱车前往探访南楼纪念公园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南楼,系碉楼,位于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为赤坎归国华侨于1913年集资筹建,乡民们凭楼防御盗贼入侵。1944年,司徒煦等人自发组建自卫队。次年7月 ,日军因太平洋各岛相继失守,计划打通雷州半岛至广州的水上撤退路线,拔掉南楼这个障碍点,兵分三路直扑赤坎。尽管敌我力量悬殊,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浓、司徒炳等七名司徒氏自卫队队员凭楼抵抗,镇守七天七夜,歼灭日军官兵16名。最后,由于日军惨无人道地往南楼内投掷毒气炮弹,七壮士最终被俘,而后惨遭肢解,掷于江中。
下午三时许,“开平下乡联盟”队伍一行人到达南楼纪念公园,入口处是高大的牌楼,“一楼作砥柱中流气吞风云不让田横五百,七子护河山半壁心坚金石雄于项羽八千”,这副对联镌刻于牌楼两侧,它诉说着七壮士壮烈的使命和英勇的事迹,队员们不禁肃然起敬。
(队员在牌楼前合影)
进入牌楼,两侧是成排的松柏,他们挺拔着身躯,捍卫着七壮士以及这片土地。位于纪念公园中心的是南楼七壮士的雕像,雕像高4.5米,由花岗石建造而成。抬头仰望,南楼便屹立在不远处。它周身遍布弹痕,这些弹痕是那些硝云弹雨的日子的证明,看着这破碎的墙体,得以想象当年敌军对南楼进行了怎样一番猛烈的攻击。而七壮士依旧凭楼抵抗七天七夜,他们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到震撼。
(南楼七壮士雕像)
登上南楼,可以看到当年七壮士留下的战斗痕迹。高达七层的碉楼里,他们的生活用品却寥寥无几。在当时被敌人封锁之际,七壮士几近与外界断了联系,粮食补给不足,他们仍不放弃斗争。七壮士早已立下了为国捐躯的决心,他们写下的遗书,仍保留在南楼里。站在楼内,看着墙面上巨大的弹孔,可以让人更加切身体会到当时那种令人绝望的孤立无援的情势。
(南楼七壮士留下的遗书)
队员们站在南楼顶,望着宽阔的潭江,仿佛看到了当年敌军隔岸轰炸的场景。而今,赤坎一派祥和景象,不远处高楼耸立,今非昔比。正是一代代人的英勇奋战,才有了今天的岁月静好。英雄已逝,南楼犹在,精神永存,开平下乡联盟将牢记历史,将其作为前进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