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播报 / 正文
黎燕雲:重回广外完亚运的志愿梦
作者:校团委   时间:2010-12-19   点击数:

本网讯 因着对亚运与广外的不舍,她继续奋战亚残运会,成为亚残志愿者的一员。说她普通,因为她只是亚残志愿者中的一小份子。说她不普通,因为她来自澳门,却特地请假不辞劳苦地来到广州,只为服务亚运。

   她,就是亚残运会广外场馆媒体运行业务口的志愿者黎燕雲。

来自澳门的志愿者黎燕

今非昔比的广州,难以忘怀的广外

   作为一名中葡翻译者,黎燕雲因为工作关系也曾到过广州,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还来不及仔细品味广州就离开了,所以她对广州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二十多年前。她还记得当时仅是从市区坐巴士到芳村,便要堵上一两个小时的车。对于现在的广州,她笑着说:“感觉广州变化很大,交通顺畅了,街道整洁了,空气也变清新了。”但是因为要当志愿者,她也还没有真正地出去了解现在的广州,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广外度过。

   谈到广外,她说广外的志愿者很热情,亚运期间跟他们一起工作的经历让她很难忘,也很不舍。因此,本来被安排到奥体中心体育馆参加志愿服务的她,仍主动要求回到广外,与广外的志愿者们再次合作。黎燕雲表示,如今与之前不同的工作环境使得她认识了更多的人,有“老乡”志愿者,也有部门可爱的伙伴们,和年轻大学生在一起,自己的心态也变得年轻了。

亚残不再留遗憾

   亚运期间,出于澳门工作的原因,黎燕雲只当了三天的志愿者。她透露,自己因为平时比较少锻炼,做的又是在办公室内的工作,第一天站岗让她很吃不消。这次亚残运会,她请足了假期,准备“志愿”到底。她现在的工作岗位是媒体看台的引导志愿者,相比亚运时引导观众的服务工作要简单轻松一些。有时候个别记者为了赶时间,就直接冲进看台,黎燕雲来不及检查他们的证件,只能特地过去检查。而在自己的空闲时间里,她还会到人力资源业务口或者新闻发布厅给其他志愿者帮忙。

   黎燕雲这次可以直接看到现场的比赛,而不是面对观众。看着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她有自己的一番感悟:“他们(运动员)多么坚强。我们都是身体健全的人,但是有些时候我觉得我们在精神方面还比不上这些运动员。”

黎燕在工作

志愿者在她心中

   曾服务于2006年第一届葡语国家运动会、2007年亚洲室内运动会以及2008年北京奥残运会的黎燕雲,有着丰富的志愿者经验。在她看来,志愿者工作很有意思,代表着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同时这些当志愿者的经历让她暂别了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生活,有了不同的生活体验。她认为,从澳门来到广州当志愿者,不是来游玩,而是要真心真意地为亚运服务。

   最后,她站起身来跟记者道别:“我要去站岗了。”随后黎燕雲来到她的工作岗位,站在媒体看台的入口,带着微笑,为进进出出的记者们服务。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