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播报 / 正文
我们的冬日回忆 机场“饭团”的亚残童话 ——志愿笔记(二)
作者:校团委宣传部   时间:2010-12-20   点击数:

文字:总部饭店机场抵离团队 编辑:总部饭店机场抵离团队 陈嘉辉

同样的志愿,不一样感受与情怀。翻过三页笔记,你对总部饭店机场抵离团队的印象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抑或你读出了什么吗?如果愿意,请你往下翻页,再次细读我们笔下的记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饭团”的故事仍在继续。

广外法学周贤钜

12月5日,接到我们团队负责人的通知,我第一次以亚残运志愿者的身份来到白云机场这边上岗,开始了我正式的“饭团”生涯。

虽然是属于总部饭店团队,但是我们这team的工作岗位却是在机场,接待来自V2,V3的贵宾,送他们上车去总部饭店。在我们“老师”——亚运就已经在这里工作的蓝姐的谆谆教诲之下,我们的学会了如何在机场接待,找地方吃饭,拿发票报销,查询抵离信息我们团队这里还有两位很nice的负责人,邓老师和大卫师兄。初来机场报到,他们对我们这些新来的“饭团”都很好,尽量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做好对我们的物资保障和照顾。

这天,我们第一批接待的贵宾是来自北京的两位APC工作人员。因为不是外国客人,所以我们可以用中文从容地和他们交流。记得在等车的时候,其中一位女客人问我:“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来这边上岗的?”我就对她说“我们是今天第一次来这边上岗的,你们是我们接待的第一批贵宾。”听到我的话,那位小姐会心地笑了笑,拍拍我的头。我也以一个微笑作为回复,微笑服务嘛!送了那位小姐上车后,我们又陆陆续续接了一些外国的客人。说真的,听着他们的英语,还是真是有些不习惯。

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在机场这边的工作可能比较耗时,但是我还是在享受着作为志愿者为外国贵宾服务的喜悦。正所谓,我志愿,我快乐。何况,这里还有两位很和蔼的负责人,很体贴的蓝姐,很可爱的“饭团”们!

广外英文毛衍鹏

公元二零壹零年十二月五号,第一次作为亚残志愿者上岗。地点是白云机场。一路上,心情随着地铁的摇晃而忐忑。什么都没有培训,会不会工作得一塌糊涂呢?机场环境不熟悉,会不会别人问路,自己却答不上呢?遇到外国人会不会听不懂他说什么?……心恨不得地铁会慢下来。

早上九点30分到达机场。工作是接待从国际航班来的亚残委员会的成员。师姐很快向我们介绍了接机流程并付诸实施。看着师姐熟练地问询,拿牌,接机,登记,叫车,交流,送人……还有贵宾报以的微笑,thank you, it is very kind of you…… 没有什么比一个微笑,一句相谢更沁人心脾了,就像大冬天呵气到手心,微小却温暖微妙。

到现在,接机的工作已经驾轻就熟。团队的负责师兄有时会过来探班。一次接机,他向我们“show”出他骄傲的“脖子”——挂着的胸牌。两条蓝色的绳子上挂满了不同国家的徽章。朝鲜、柬埔寨、日本、马来西亚……他说,要拿到这些很简单,你接机有礼貌,和他聊天,有些官员就会自己给徽章,有时候你就说,Excuse me , 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pin?就OK 的啦。这些在我们眼中珍贵的东西真的有那么唾手可得么?你可能会说,你们都不认识,人家干嘛要给徽章你呢?对啊,又不认识。只不过是把他接下机送走,只不过是萍水相逢。在中国,看起来是一件点荒唐的事。因为捡到钱包找失主可能会被认为是小偷;街头劝架可能会被莫名其妙地打一顿。因着不被理解,不被相信。可是这种萍水相逢里拥有多少的起承转合和忐忑后安。因为相信和理解,陌生人两颗心像磁铁的异极一样相互吸引,即使没了语言的慷慨相帮,也有微笑的涌泉以报。

陌生的环境,却人潮拥挤。行色匆匆,眼神期盼。有盼不到的伤悲,有低垂的眼眉。有相拥的喜悦,有相吻的眼泪。不是自己的至亲好友,也由衷地替他们祈祷,是不是航班误点?是不是安检问题?是不是签证问题?……紧张的心情是如此的殊途同归。如果接不到贵宾,自己也会忐忑不安。这种责任带来的感受就像未完待续的小说,缺少了令人欢欣的结尾。每次上岗,都能经历人生最朴素的乐与悲……

广外工管翟伟东

在亚运期间,我是在新生活驿站服务的城市志愿者,相比亚运赛时等志愿者来说,我能提供的服务着实有限。原本考虑到期末考试等因素,我是不打算参与亚残运会志愿服务的,后来经再三考虑,我还是选择当亚残运会志愿者。后来的事情也让我觉得这个决定并没有错。

我是总部饭店机场抵离助理,名义上虽说属于总部饭店团队,但工作地点却在白云国际机场。工作任务很简单:在白云国际机场A区E1出口接待亚洲各国乘坐T1,T2,T3的V3贵宾,然后叫车将他们送往总部饭店,偶尔会送往其他地方,并将客人与车辆信息汇报给总部饭店的运行中心。

第一天,12月9号,我第一次穿上了志愿者服装,很奇怪,突然觉得有股使命感油然而生。因为前两次踩点我都因为有课没去成,而这次刚好是我一个人前往目的地,对路线不太熟悉。刚好在我踌躇不安,不知如何从体育西路转向机场南的时候,有位妇女和老奶奶问我如何搭乘地铁前往番禺广场。还好我之前有注意到这个站,便一路引领她们到达了搭乘地点,那时我才发现原来前往机场南方向的地铁便在对面。顿时想起了一句话:好心人有好报啊!于是,在我帮助了别人,又帮助了自己的情况下,我顺利到达了工作地点。

因为有服务过亚运的师姐在,所以即使我没有参与培训,工作操作流程很快便上手了。后来师姐见我没有接待过贵宾,便让我去接待来自马来西亚的客人。在经过简短的英语交流,查阅身份信息,呼叫车辆,汇报信息等程序后,我顺利地完成了接待任务。外国宾客多数是很热情的,听不懂也没关系,你只要适时会意一下,他们便会很高兴。偶尔在高兴之余他们还会送你一个他们本国的徽章呢!

接待宾客是不难,最难受的是等待!一要等航班到达,有时候航班还会延误,也得一直等;二要等宾客出现,出现时间一般是在航班到达的半个小时后,有时候更长;三是要等吃饭,由于宾客出现的不确定性,我们很难进行正常的吃饭活动,所以会挨饿。但是当你接待完一个宾客后,你会马上忘却以上的烦恼,因为宾客的热情让你由衷体会到帮助人的快乐。在接待好晚上7点多到达的韩国宾客后,我依旧单独乘坐地铁回校。

当我准备换线,走到绿色通道的时候,值班人员并不在,在我等待的过程中,问题出现了:一般其他人是不会看你的志愿者证,判断你是在哪个工作岗位提供什么服务的。他们只认得你身上的穿着,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身上显眼亮丽的服装便成为他们求救的目标。一会儿就有好几个人围上来问我:“你好,请问省博物馆在哪个出口比较近?你好,请问某某广场在哪里?麻烦请问小蛮腰是在B出口吗更有甚者,一个和我同样穿着,年龄身高相近,佩戴志愿者证的同学,看我站在门旁提供咨询服务,便拿着证,走前来央求我开门给他进去还好值班人员即使赶到!

回到宿舍时已经是晚上将近十点了,唯一的后遗症就是双脚很痛,因为等待是站着的,不然就谈不上难受了。不过一天下来也算有比较大收获,主要有两点:1.我总算认识到英语的国际化水平,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宾客,一般你用英语和他们交流是不成问题的;2.一天累计下来,我帮助了不少人,能帮到人,本身便是一件令人值得开心的事。

亚残志愿的日子,无论怎样,已经深深烙在我们的心里。无论是只言片语,还是洋洋洒洒,我们都知道,我们会携着我们的笔记往前走。一页页,一句句,一字字,我们都不会遗漏。说实话,亚残真的不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可以影响到我们的一生,但我们确实得到了一段一生难忘的经历。

其实,以读故事的心情来看我们的笔记,我们更想你们用读童话的心去体会。因为,对我们来说,这段时光真的很神奇。总部饭店机场抵离团队,专属机场“饭团”的亚残童话。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