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灯塔工程 / 实践领航 /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正文
“客从何处来”实践团走进莒村村
作者: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客从何处来”实践团   时间:2022-07-17   点击数:


图:曹祎琦

文:陈炳彤

本网讯 7月4日下午,“客从何处来”实践团抵达大埔县莒村村展开调研。这里是本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第三站,因其文化宣扬与乡村振兴工作成绩优异且与本次实践项目主题相符,这里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调研地点。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调研地点正是在梅州市大埔县——这个被称为“客家香格里拉”、“世界长寿乡”的地方。该活动从客家文化出发,探索客家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家风乡风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旨在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客家文化的断裂消失以及应对策略。

莒村村位于湖寮镇的东北部,气候特征温和,雨量充沛,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蔬菜、蜜柚。近年来,该村实施村道硬底化工程,同时大力倡导农户发展种植业增加收入。除此之外,莒村村保存完整的客家古民居多达86座,拥有养正学校、培英学校两所百年老校;办有骥风报、培声报两份报刊。民风滋养,乡贤反哺,让这里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抵达莒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后,我们与事先对接好的村干部取得了联系。村干部向我们简要介绍了莒村村近年来所做的实事以及取得的成就。据了解,莒村村设有村民小组,且每个小组每年必须完成一项民生实事,这有利于提高村民乡村治理的参与感,达到村民自治的效果。

紧接着,村干部带我们参观了村史馆,它是由原来的候车室改造而成。村史馆里面有众多党徽、小瓷器、货币、书籍等,这些都是由村民自发捐赠,大家希望通过此处留住乡愁,这种自动自觉的举动更是推动了良好乡风的形成。展馆中还有百年老报《骥风》和村报《培声》,在看到比大多数成员年龄都大的报纸《骥风》后,大家都很震撼,更是体会到了传承的力量。

(莒村村史馆中2003年的《骥风》报纸 曹祎琦摄)

我们也有幸采访到了其中一位撰写报纸的老人,在采访中,我们得知他是自愿写文章刊登到报纸上的,这种无私淳朴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我们。当问及为何愿意义务写报纸,老人回答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得饱了,不用担心衣食住行了。”说完便笑了起来。我们能感受到乡村振兴为村民们所带来的幸福感,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在莒村村日渐发展的情况下,村民们愿意去思考生活、挖掘美好,并用笔墨记录下来。让这份报纸不仅成为了解莒村的窗口,更是村民们乡愁情感的载体。

(调研团成员与撰写报纸的老人及其妻子合影 曹祎琦摄)

后来,我们还参观了功德银行,并得知它并不是实体银行,而是用来记载村民们的捐赠情况的功德长廊。人们通过在其上刻写捐赠人姓名与金额,鼓励村民做好人好事并留给后代树立榜样。“聚沙成塔情暖青山绿水,集腋成裘造福后世子孙。”功德长廊上的对联给了我们众多启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正是这种积少成多的思想让莒村村稳扎稳打地走好了每一步。比如,功德银行作为激励村民与乡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方式,慢慢地培养了良好的道德风尚,而正是村民素养的不断提高,让莒村村在建设美丽乡村道路上焕发出蓬勃生机。

最后我们去的是农耕展览馆,一推开门就闻到了尘土气息,同时也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好似我们回到了爷爷奶奶家。这个展馆是由乡贤李维海带头筹建的,里面的农耕用具大多是村民自发捐赠,许多是我们略有耳闻,父辈们却非常熟悉的。农耕用具承载着的不仅是农耕文化,更是祖辈们勤劳耕作的真实写照。所谓传承就是要让一代一代人都还能了解到这些逐渐消失的痕迹,而这个展馆就是对外展示莒村村农耕底蕴传承的窗口。

“客从何处来”调研队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受益匪浅,加深了对莒村村的了解以及对客家文化的领略,为接下来对客家文化的深入剖析理解奠定了深厚基础。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