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灯塔工程 / 实践领航 / 正文
广外足荣调研暑期实践之实地走访开营
作者:图:郑思欣 文:郑思欣   时间:2021-07-28   点击数:

本网讯 725日下午,广外足荣调研小分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之实地走访正式开营。广外足荣调研小分队队伍成员们于725号上午10时许来到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活动。队伍成员抵达调研工作的第一站——昌公书局,当天恰逢书局负责人黄老师及几位志愿者们在现场,我们有幸开展相关采访,并与当地孩子们交流体会。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主要地点为湛江市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本活动基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的“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展开乡村振兴调研,聚焦乡土情结与乡贤文化,致力于挖掘足荣村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形成可借鉴的模式。出于疫情防控目的,此次三下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调研模式,线上研究队员主要负责团队宣传推广工作及报告攥写,线下走访队员主要负责队足荣村相关地点进行资料收集及采访。

昌公书局合照

广外足荣调研小分队队员们在昌公书局前合影

昌公书局位于广东省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它的前身是建于1945年的一个私塾,解放后被改建为乡村小学。随着时间流转,村小逐渐被废弃,杂草丛生且无人问津,旧时的学堂渐渐沦为牛羊的食堂。一位名叫陈英昌的农民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他自掏腰包,将它修整为一座农家书屋。昌公书局于2015815日正式开工,时至今日已有近6年的岁月。陈英昌老人这一善举为人称道,因此这座书屋也被称为“昌公书局”。

在参观昌公书局时,麦经理为实地走访的队员们介绍了书局的历史背景及现况。队员们了解到昌公书局一直以来都是村里村外人们学习读书的主要去处,是大家静心栖身的归所。无论是正在上小学的孩童们,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会时不时的来书局探访一遭,让身心沉浸于书香园中,获取片刻的心灵慰藉。

(昌公书局内门)

昌公书局,是繁华中的一方静谧。占地面积虽小,却收藏了文学、历史、政治、书画、经济、诗歌、农业等各类书籍近千余册,现在已发展为一个集读书、度假、访古寻幽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家书屋。置身于昌公书局,浓厚的书香气息,幽静的读书环境,与外面喧嚣的世界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每一面墙上都挂着来访名者学家与书局孩子们的合照、志愿者们的合照以及书法题字。古色古香的内门上方,大大的横贴着“书海无涯”四个字。

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用途。昌公书局内大部分的房间都用作读书室,书架上整齐地摆满书籍。屋内一个木桌,几个小板凳,就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堂。

DSC09317

昌公书局内的房间

走进内门向左转,队员们来到咖啡屋。咖啡屋装潢古朴温馨,充满现代化的气息。靠近窗台处挂着雷州蒲织工艺品,四周摆满绿植盆栽,在中间的地方放置有柔软的座椅和靠垫,椅前几个小木茶几。临近的屋子便是手冲咖啡的柜台,有多种咖啡饮料供选择。咖啡屋是昌公书局的创新之举,为远道而来的访客们提供更好的体验。

经麦经理介绍,队员们与在此做志愿者的杨老师以及书局负责人黄老师进行深入交流。杨老师多次来到书局当志愿者,而此次已是他第三次旅程。杨老师表示,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书局)的帖子,他就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平时除了带着孩子们看看书籍,杨老师还会教他们画画、做手工、做游戏。队员们也加入到孩子们的活动当中,教孩子们折纸。

黄老师是昌公书局的负责人,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字。黄老师表示,书局就好比自己种下的庄稼,是自己第二个“家”。队员们了解到黄老师一直都对书籍和书法字情有独钟,而也正是这股书香情怀,使得书局老板——陈宇(陈英昌老人的儿子)把昌公书局给黄老师打理。

小朋友们看书

广外足荣调研小分队在此次昌公书局活动中收获颇丰,加深了对昌公书局背后故事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暑期夏令营暨三下乡实践活动揭开了帷幕。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