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灯塔工程 / 实践领航 / 正文
枝上无香争绚烂,匠心巧手夺天工 ——埔西记忆服务队感受非遗纸花魅力
作者:   时间:2023-08-02   点击数:

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队伍:埔西记忆服务队

图:胡星 刘芷瑜

文:古菲 曾伊柳 罗嘉美

本网讯 埔寨纸花是丰顺县埔寨镇民间独特的手工艺,其制作工序精细繁琐、花类品种繁多。改革开放以来,工艺精致、栩栩如生的埔寨纸花漂洋过海,传播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获得海外各界人士的诸多赞美,2009年10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探寻埔寨纸花历史渊源和传承现状,2023年7月7日,广外中文学院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埔西记忆服务队”来到埔寨火龙·纸花传承基地,体验省级非遗技艺“埔寨纸花”制作,并对纸花代表性传承人张立绳与其子张伟林进行深入访谈。

埔寨纸花

    当日上午9点,队员们开始进行制作体验,张立绳父子带来了染好色的通草纸、铜丝和自制的花纹模具,向队员们示范了剪花瓣、定型和组花三个步骤。首先在通草纸上剪下大小不一的花瓣,之后用湿毛巾按压使纸软硬适中,方可开始定型。张立绳将花瓣置于掌肉,用条状的花纹模具按压出弧度和纹路,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纸花逼真与否的关键。张立绳强调,一定要参照真花的形态,把握按压花瓣的次数、方向和力度,才能使花瓣不生硬。张立绳压制出的花瓣自然灵动,体现出传统手艺人极高的艺术观察力和审美水平。之后队员们在张伟林的指导下将花瓣由小到大组装成花朵,并将每一层花瓣压拢为最自然的弧度。亲自动手后,队员深刻体会到,在简单的制作方法背后,巧手和匠心才是埔寨纸花灵动传神的关键。

张立绳讲解纸花制作技巧

在近1个小时的制作后,队员们对张立绳父子开展访谈。主要围绕纸花的历史渊源、纸花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下纸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情况等方面,张立绳父子倾情分享自己的所知所感。

纸花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60多年。“从我太公的时候就有做纸花了。”在访谈一开始,张立绳便主动向队员们介绍埔寨纸花的历史渊源:原来是因为每逢农事将毕,家中长辈怕子孙沉迷于赌博的不良习气,开展了赏花、斗花的活动。这项活动即丰富了后辈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助于培养高雅的情操。从那时起,埔寨纸花便悄然绽放。

“我从16岁开始学,20岁就可以自己做了,用了四年的时间。”访谈时张立绳告诉我们,他从小就对手工艺感兴趣,小学毕业后便跟着父亲学习手艺,一学一做,就是一辈子。张立绳的儿子张伟林作为年轻一代传人,与纸花的故事不同于老一辈:张伟林并非从小学艺,而是在大城市打拼了几年,不忍看纸花技艺失传,才回乡传习技艺。

一聊起纸花的发展历程,张立绳就彻底打开了话匣子。他回忆起1987年在广州天河体育馆举办的“全国运动会”,与我们分享道:当时省文化厅专程派干部到埔寨镇,要求制作大型号的木棉花为运动会增彩,他就参与了木棉纸花的制作。张立绳讲到激动之处,一边介绍定制木棉的尺寸,一边用手为队员们比划大小。他自豪地说:“当时的场面很壮观,看到的人都很震撼。”

在与张立绳父子的深入访谈中,队员们感受到丰顺埔寨纸花如今面临着投入高,回报低、订单少等的发展困境。“手艺人也要吃饭,要生活的嘛”,张立绳父子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价高了没人买,价低了还不如不卖,不划算。”制作一盆纸花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人力、财力成本,所得回报却远远赶不上付出。当我们问及是否曾尝试借助新型传播方式宣传纸花文化时,张伟林告诉我们:“有啊,也做过直播,但是做纸花需要非常专心,没办法一直和观众互动。有时候你做好一朵花,一抬头,直播间里的人就都跑了。

采访纸花传承人张立绳

在埔寨纸花的传承方面,张立绳谈到自己曾经收过徒弟,办过培训班,但都收效甚微。“来学的人往往前三天还能坚持坚持,但第四天基本上就没人来了……”张伟林说到这里时无奈地苦笑。他在采访即将结束时一再表示:自己唯一的愿景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人愿意学习纸花技艺,不要让这项技艺失传。

经过此次体验与采访,团队成员们走进了传统手艺人的内心世界,被他们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所感动,也深刻了解到传承纸花技艺的困境。似花非花,以形传情,埔寨纸花是埔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是埔寨人记忆中的永生花,更是纸花手艺人永不凋谢的热爱与坚守。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热爱非遗手工艺的年轻人关注到埔寨纸花、愿意倾注心血来学习和传播纸花技艺,让美丽的埔寨纸花生生不息。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