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灯塔工程 / 正文
探访转型升级之际的传统村落:湛江市丰厚村
作者:图:庞茵茵 文:任思清   时间:2021-08-02   点击数:

高翻学院

海的女儿服务

本网讯 7月25日,海的女儿服务队抵达丰厚村进行线下调研活动。队伍成员与本次活动的采访对象——驻村干部骆土华同志会面,并在其带领下参观了丰厚村的高新农产品示范种植区、新电商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等地。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主要地点是湛江市赤坎区北桥街道丰厚村。该活动旨在于调研实践中感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付诸辛勤劳动的实干精神,于反映丰厚村新旧面貌中体现党和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此次三下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的工作方法,线下实践队伍主要负责实地考察丰厚村发展情况与采访当地驻村干部及村民,线上调研队伍则主要负责整理学习丰厚村的历史沿革及其开展产业转型升级与建设乡村红色旅游的相关条件,为线下实地考察打下殷实的知识基础。

“丰厚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因村中坑洼不平,村民多搭棚而居,生活贫困,故而取名为‘棚拗村’100多年前,为了表达追求美好生活的期盼,村民经过一番商议,改称本村为‘丰厚村’,寓意物质生活丰腴雄厚,厚德载物子嗣昌盛。一代代村民,为此吃苦耐劳,英勇拼搏,立德立功,奋发图强。”现在的丰厚村正处于改革转型之际。走入村庄,瓜棚豆架、田连阡陌、房屋错落,树下摇扇而坐的三两阿嬷十分热情好客,院落里随处可见菠萝、龙眼、香蕉等水果;而近年各种创新基地的落成,又为这座静谧的村庄注入了年轻的活力,丰厚村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势。

简单的寒暄过后,我队成员开始了对骆同志的采访。骆同志首先带领我们参观了丰厚村的高新农作物示范种植区与电商基地,并介绍道:“丰厚村目前正处于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过渡的过程中。”他解释道,高新农业方面,村中已正在建造配套的农作物展品长廊,旨在展示高新农业成果,吸引游客与投资;而在电商经济方面,丰厚村准备致力于引进企业进驻,将销售、加工外包,除了将产品供应社区及附近地区,还要外销消费能力较高的其他地区。

丰厚村高新农作物示范种植区

“丰厚村是革命老村,曾是抗日根据地村庄,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骆同志介绍道。接下来,骆同志带领我们参观了村里的丰厚交通指挥站旧址。宅院古朴雅致,红檐白墙,一扇古旧的木门旁贴着朱红的对联,可以看出近些年刚被翻新的痕迹。期间,骆同志重点介绍了红色乡村旅游建设的相关工作。这些年来,丰厚村修缮交通站遗址、加强宣传栏建设、建设“红色丰厚”场馆,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红色旅游体系;其次,村里坚持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改善村内卫生环境,进行村庄文化建设,如绘制壁画等特色文化产物,为吸引旅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丰厚村红色教育基地外观

骆同志在结束采访后,向我们谈到他身处基层这几年的工作经历与收获。他说道:“下基层虽然苦,但是在工作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成就感。我大学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公务员,在去年夏天选择下乡湛江市赤坎区丰厚村,负责丰厚村的红色乡村旅游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这一年来,看着丰厚村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为乡亲们改善了生活质量而高兴,也由衷地为我们村干部自己感到自豪。”

目前,通过设立电商基地、引入种植高新农作物和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红色乡村旅游业三大路径,丰厚村的产业转型正在稳步进行。

海的女儿服务队线下实践队伍成员在此次调研活动中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状态与该村开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路线,也为丰厚村干部与村民们发展当地的决心与活力所深深激励,为接下来的社会实践打下了良好的调研基础。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