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翻译学院
古风犹存服务队
本网讯 7月3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第二期青马班古风犹存服务队正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指导老师张辉金的带领下,队伍将佛山市碧江古村定为实践地点,着眼于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探索古村落的未来发展道路。

(碧江古村历史文化保护区解说牌 茹竹君摄)
碧江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其大规模建村始于南宋初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历史悠久的碧江古村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才子,他们功成名就后回到家乡修建祠堂和家族园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资源。碧江金楼、泥楼、职方第等具有岭南风格的名居以及泰兴大街祠堂群、德云桥、蚝壳墙等古建筑是碧江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虽然目前碧江仍保留着数量较多的文物建筑,但随着城镇、村落的快速发展,村落内特色十足的历史文化资源正面临着被破坏和侵占的威胁。如何保护好古村落的特色文物资源、如何深入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让古村落迸发活力、如何平衡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此次社会实践的调查重点。

(碧江金楼内的长亭 茹竹君摄)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古风犹存服务队采取“线上+线下”的实践形式。线上,队伍成员主要进行开会讨论,查阅、收集、整理资料以及问卷调查工作;线下,队伍成员则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碧江古村的著名古建筑,拍摄图片,了解碧江古建筑的发展现状。
7月3日,队伍召开第一次线上会议,确定了顺德碧江村为实践地点。7月13日,在队伍成员收集相关资料后,本队伍召开了第二次线上会议,讨论了此次社会实践的大纲,确定了实践主题、实践形式、实践流程、调查方法以及人员分工等事宜。7月14日,线下实践成员前往碧江村进行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资料。7月18日,队伍成员根据大纲,结合资料,针对碧江古村的保护与开发设计出调查问卷。7月19日,队伍进行第三次线上讨论以进一步完善问卷,并于7月21日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截至目前的问卷显示,绝大部分人认为古村落的保护力度不够,存在有相关保护措施但执行力度不够、资金不足、过度开发、监管力度差等问题。被问及“古村落遭受破坏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36%的问卷填写者认为是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而有30%的填写者则认为是规划不当,如不科学的古建筑改造。本队伍将继续收集问卷数据,并结合表格和扇形统计图展示、分析数据。
古风犹存服务队计划结合问卷数据、线上网络资料以及线下考察情况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探讨目前碧江古村在保护与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供相关解决措施,以促进碧江村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其他古村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