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学院 Care志协“凝光”三下乡服务队
图:陈思昕
文:伍咏言
本网讯 “英德,素称岭南古邑,又称英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重镇。” 我们对于英德的印象也大抵如此。但下乡活动却远不止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收获给当地市民,更重要的则是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体会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底蕴。秉持这样的初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Care志协“凝光”三下乡服务队也在7月21日前往并参观了英德市博物馆和文化馆。
患难与共的莫雄先生
当谈起广东省清远市的英德,我们或许只会记起它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红茶、英石之乡。但此次的文化之旅却让全体“凝光”三下乡服务队的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德有个大英雄叫做莫雄。
“一份关系到红军命运的情报”曾经被用以描述莫雄所提供的绝密情报。他曾参加过著名的黄花岗起义、护国战争、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等,是辛亥革命时期赫赫有名的粤军将领。而莫雄先生最为突出的贡献则是获取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军事围剿的绝密计划,促使红军开始了气壮山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队员们纷纷驻足于莫雄先生史料展板的跟前,细细地阅读起属于莫雄的伟大革命故事。莫雄直至临终都未成为正式的中共党员,但他所做出的贡献却是与中国共产党息息相关,可谓患难与共。
记者问起前往参观的队员有何感想,副队长杨婉莹回答到:“莫雄的革命情怀和故事令人感动,为了党的事业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真的是中国共产党忠诚的‘朋友’。”
一次意义非凡的英德革命史料展馆参观,让我们深刻意识到英德人民在革命过程中的不屈不挠与砥砺前行。

“凝光”队员正在仔细阅读莫雄先生的史料
砚都藏珍:端砚文化艺术展
要领略英德的文化底蕴自然不能缺少珍品砚台的欣赏。各式各样的砚台展品都让“凝光”队员们叹为观止,七星洞天砚、虎符盖合砚、日全食对砚等均是本次端砚文化艺术展的珍贵藏品。
砚台与笔、墨、纸统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而制作砚台的方法和材料也是本次砚台文化艺术展的重点。虽然制作砚台的工具看似简陋,却能生产出如此精美的砚台,让文人们可以书写下众多宏伟的诗句篇章。“利用石头自身独有的特点进行砚台的制作,实在是大自然在生活学习中的体现。”队员熊思桦如是说。

“凝光”队员正在观察砚台展品
下乡更需深入“基层”,了解当地
英德市博物馆里面收藏的文物都是十分珍贵的,它们象征着一个个经典的历史故事和伟大的事迹。三下乡活动需要我们深入“基层”和了解当地,让我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感受人文素养。
无论是英德市博物馆还是文化馆,“凝光”所收获的都不仅仅是这两小时的“一面之缘”,更多的是英德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精神,能够让三下乡更加“丰满多彩”。

“凝光”队员参观英德革命史陈列馆后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