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经贸】调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者:   时间:2017-07-14   点击数:

图:李海祥

文:李海祥

本网讯2017年7月13日,“新晴之约”队伍三下乡进入了第三天。当义教组与后勤组在学校与学生们一起上课的时候,队伍中的“学霸们”——调研组却正深入乡村的田间地头,发问卷、做访谈,对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进行实地考察,为调研报告的制作收集数据。

队员在大塘镇调研7月11、12日两天,调研组的组员们已经走访了大塘镇政府以及红新村、廖屋村、侯屋村等地,派发了大量问卷,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一手资料,因此调研组开会决定今天走访枫湾镇枫湾中学附近的村落。

枫湾镇总人口1.7万人,下辖一个居委会,九个村委会。经济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具有典型的乡村风貌。当地正在开展土地确权,同时城市化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在这两个现状下,调研组提出了调研课题:“农民认知视角下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研究”。

枫湾镇景色

早上八点,调研组准时出发。七月的广东,骄阳似火,毒辣的阳光和乡间稻田蒸腾的高温水汽,让人不一会儿便汗流浃背。调研组的组员却要在高温下携带调研问卷和随身物品,徒步数公里深入村中进行走访,两天下来,有的队员脚上磨出了水泡。而除此之外,队员们还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当地人多讲客家方言,来自广州的队员们与当地人沟通出现障碍,此外农村老人文化水平较低,没办法填写问卷,需要通过对话询问。尽管困难重重,但调研组组员们都苦中作乐,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扁村,枫湾镇的村落规模普遍较小,一个村子多为十余户人家组成。队员们分成两到三个小组,挨家挨户敲门礼貌地询问村民耕地情况。路上遇到有村民在田里干农活,队员们便走下田埂,一人撑伞,一人询问,一人记录。“家中有没有人出去打工?”、“现在还有没有种地?”、“有没有购买社保,有没有收到地力补贴?”,通过随意闲聊,使村民们放松了对调研的戒备,队员们从聊天中得到了许多珍贵的信息。

队员们访问当地村民

在新屋子村,当地村民阿伯还邀请队员们进屋喝茶。队长何伟斌在与阿伯闲聊时得知:在家里种地收入微薄,因此村中年轻人大部分都选择离开家乡进城打工,村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土地没有壮年劳动力耕种,要么荒废要么以极低的价格出租给其他人家种植经济作物,只留下少部分自留地种植粮食自己食用。离开时,阿伯还叮嘱队员休息防晒,这也让队员们再次体会到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皇帝柑

组长何伟斌与当地村民交谈

下午,队员们前往吕连坝村继续考察。吕连坝村是枫湾镇著名景点——“荷花世界”的所在地。队员们依旧逐家走访,了解到这边的土地较少,也并无频繁流转。一天的时间,队员们总共收获了二十多份有效问卷和大量信息,稍作休息后,大家带着丰厚的成果回到了学校。

吕连坝村全景

回校前,队员们在荷塘前合影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没有调查也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基层,能了解真实的情况,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们就像田间辛勤劳作的果农,唯有汗水与付出,才能收获最饱满的果实。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