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涵韵·流光”志愿服务队
文字:郑新语
图片:宣传
本网讯2017年7月12日,三下乡活动的第十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涵韵·流光志愿服务队挂职组、调研组和志愿组的各项工作进入白热化阶段,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也开始了倒计时。
7月12日早上八点三十分,挂职组的同学准时去各自的办公场所报道,经政府工作人员指导后,正式开始今天的工作——整理来自镇上各地的党员档案以及编写桥梁维修和广州会馆修葺工程的提案。同学们在上午需要完成党员入党申请书的核对、填补和完善,在下午根据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编写提案书的具体信息。适度且安排充实的工作量让挂职组的同学们在忙碌后,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接触政府的工作人员,去了解他们日常的工作状态。
调研组分为两个小队,一组由调研组组长带队前往鱼咀村进行调研工作,另一对由涵韵·流光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带队,联合志愿组的同学们一同前去探访贫困户老人。
前往鱼咀村的小队在调研组组长的带领下,徒步游遍鱼咀,在鱼咀的青山下、绿水旁与乡间小道都留下了他们洋溢活力的身影与欢快的脚步。当然,陶醉在清秀山水的调研组同学们也没有忘记本职工作,对鱼咀村的基础建设进行调查和评估,并收集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反馈和建议。

鱼咀村的自然风光
在镇上的购物广场购买好卷筒纸巾、洗衣粉和水果篮,穿梭过细窄的小街与巷子,由涵韵·流光志愿服务队队长带领的小队来到半边街的贫困低保户老人家中。对于同学们的到来与慰问,老人看起来十分开心,与同学们聊起家长里短,聊起战争年代那段令她不禁热泪盈眶的艰难日子,也聊起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建设下浛洸镇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老人的家里确实是物质缺乏的,但这位老人却始终认为生活甜美,她知足、乐观而且对生活充满感激,贫穷与命运的坎坷在九十多年的岁月沉淀后让她愈发坚毅。最后,同学们还与这位可爱的老人拍了一张合照。

与老人的合照
无论是在狭小的一室之内还是在外面广阔的天空之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涵韵·流光志愿服务队的同学在工作中都尽可能地去接触、去倾听、去思考,这正是三下乡志愿活动赋予每个参与同学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