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八时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三下乡调研活动组将本次活动的第二目的地定为惠州龙门县瑶乡。以调研当地的“留守儿童”问题为目的,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
锵锵十一人,一行来到瑶乡。眼前的景象远不是想象中密集的村落,而是稀稀落落的几乎人家,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的任务将会是艰难无比的。
此时,似火的骄阳已经成了又一个亲密的同行伙伴;蜿蜒的小路早已习惯了默契的步调;随风舞动着的竹林时不时携来一阵沁凉;脸颊上沁着汗的防晒霜的渐渐发白;不远处孩童们天真无邪的笑声响彻心扉……一切都无意间透露着乡村静谧的气息,原本焦躁的心绪也自然平息如初。
颇显破乱的小土屋、凹凸不平的室内地面、小女孩澄澈无暇的双眼、年幼懂事的话语、调皮捣蛋的“小鬼”,这就是此行第一次问卷调研于脑海中留下的所有印象。尽管小差错不断,毕竟,整份问卷调研过程的进行时顺利的。
酷暑难耐的正午才是真正的挑战时刻,原本的午睡时间,此时却必须撑着并不能挡住多少炽热的阳光的伞,挨家挨户的敲门询问与“留守儿童”的情况,时不时地遭受拒绝,遭受冷冷的对待,这些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锵锵十一人,即使酷暑也难当暑期调研的瑶乡之行,参与者从中所学到的是一份与人的真诚对待,对一件事百分之百的努力对待。
烈日炎炎,龙门瑶乡调研火热进行中
2010年7月20日,龙门调研二组对龙门瑶乡的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研活动。
早上9点,调研队坐上了去往蓝田的专车。 到达以后,我们将11个人分成两大组,一组是专门去学校采访学校领导,收集当地留守儿童资料和采访领导们对于这方面的看法。然后另一组是进村去每家每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由于进村的人太多,所以又分成了两小组,并且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一开始很快就找到了一家,小女孩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留下她和妹妹给伯娘照顾。采访中发现小妹妹性格比较腼腆,也是个很乖很聪明的女孩。父母常年在外,所以小妹妹很渴望平时爸爸妈妈能够在身边辅导她的功课。我们根据那位伯娘的指引,来到了另一个附近的村落,这里的村子住户都比较分散,而且很多都已经搬走了,也不像网上找资料说的那样有很多留守儿童家庭。所以我们挨家挨户地去问去找,一天也只回收了5、6份问卷,进度非常慢。今天找了蓝田的一些村子,发现留守儿童情况并不是向想象中的严重,而且当地人也把这当平常事看待。明天我们还要再接再厉,继续去瑶乡进行调研,希望有新的进展。
麦舒茵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