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敏)5月13号这天,“九艺节”中的其中一部文华奖参评剧目《日出而作》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会堂上映。由于这天的观众特别的多,云山会堂的志愿者从节目前两个小时开始就忙于各种指引接待工作,直到节目开场十几分钟,志愿者们才得以得到片刻休息。利用此时的空挡,记者采访了云山会堂的部分志愿者。
志愿者是学校的名片
云山会堂的志愿者大部分是场馆志愿者和接待志愿者,负责指引场馆内的观众,维持场馆内部的秩序。“就像某一个晚上我就在场外为观众的车辆停放做引导,并向观众指引入场位置”, 09级会计专业的朱福琦如是说。“我们的工作岗位名称是‘监察安全部’,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守着这个门”, 09级葡萄牙语专业的谭诗茵笑着解释自己的工作。在谈到当志愿者最大的收获时,他们都表示做志愿者就是一种帮助人的乐趣,虽然干的都是推门、指路这些重复又简单的工作,但从观众的微笑中他们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而自己的一个微笑同样能带给别人快乐。“而且大家本来来自学校里不同的部门,现在聚到一起工作,也认识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的工作也需要十分的细心,不能出什么差错,因为我们体现着广外大的专业精神。”朱福琦同学补充说。学校志愿者是学校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自己的一举一动正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许正是这种压力让志愿者们更加认真的坚守岗位。
“做志愿者是一种荣幸”
在“九艺节”期间志愿者们总共要在云山会堂工作十个晚上。在谈到他们是抱着什么心态对待“九艺节”的工作时,他们都认为志愿者是自愿为别人服务的,带给别人的是快乐,带给自己的是满足感。谭诗茵说,“九艺节不是每年每次都有,能当上九艺节志愿者是一种荣幸”。那么在工作期间怎样协调学习生活与志愿工作的关系,他们都一致觉得既然志愿者工作大多数安排在晚上,白天不用请公假,基本不会与原来的学习生活有冲突。“有舍才有得嘛”,朱福琦自豪地说,“时间要挤总是有的,而且我们晚上十点后回到宿舍还是能继续做功课,既不会落下功课又能当志愿者,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人在越忙的时候办事效率反而会提高”,这也许是他们当志愿者过程中最大的进步。
应变能力很重要
志愿者的工作也许不复杂,但却考验了志愿者多方面的能力。细心、耐心、应变能力,都是志愿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就在13号当晚,几位观众就座位问题发生了些小口角,志愿者们立即当起了协调者和调停者的角色。在志愿者的应变处理下,问题最终得以解决。“面对突发的问题,志愿者要首先站出来承认自己的过失,并本着细心耐心有礼貌的原则尽快给观众解决问题”,朱福琦说,“决不能失掉志愿者的风范”。“时刻紧急自己是一名志愿者”,这是志愿者们的使命。至于对自己今后的志愿工作提出什么要求,两位09级的90后志愿者坦言自己的志愿者经验不多,最欠缺的是应变能力,而应变能力在待人接物工作尤其重要,在今后工作中都需要努力提高。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