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刘李珍 图片 黎星宏)2010年4月26日晚,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的重要时刻,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签约仪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广州市副市长、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许瑞生,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古石阳,广州亚组委外联部副部长黄卡,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副部长林燕芬,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亚运办公室主任苏文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党委副书记许国彬出席仪式,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近300名亚运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亚组委外联部副部长黄卡与广外大党委副书记许国彬正在签约
在签约仪式前,双方代表先后致辞,展望双方共建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以及高效、高质服务广州亚运的美好愿景。在谈到广外在建设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的优势及服务亚运的工作安排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语、国际经贸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培养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除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外,学校还积极、认真履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
广外在服务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各项工作中有着专业人才优势、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早在广州申亚时我校就积极提供高质的服务。他直接为申亚文本翻译,我校詹成老师担任了申亚代表团首席翻译官。可以说广州承办亚运的承诺是通过广外人的声音而让世界知晓的。去年,他也光荣地成为亚运会第0000003号志愿者。同时我校是亚运会前期志愿者定向招募单位和亚运会首批志愿者招募培训示范基地,将提供5441名赛会志愿者,人数名列全省高校第一,他们将在亚奥理事会大家庭服务(OFA)、国家/地区参赛代表团(NOC)服务、AGNS编辑和即时引语记者等多个业务口提供专业志愿服务,将负责总部酒店、白云机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馆、广州体育馆4个场馆的通用志愿者工作。届时学校大学城体育馆还将承接亚运会排球比赛。
最后,仲伟合校长再次表示:在亚组委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充分发挥我校的人才优势,将广州亚运多语言服务中心办成“亚运语言服务牢固的防线、广州热诚服务的代表,展示中国对外开放的美丽窗口”。此外,副市长许瑞生也发表了讲话。其中,他充分肯定了广外大志愿者为亚运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赞扬他们对外所展示的广州大学生积极进取、文明、和善的良好形象。最后,他用亚运会口号——“一起来,更精彩”呼吁同学们努力为亚运做出自己的贡献。

广外大校长仲伟合发表讲话
接着,仪式通过视频展播方式,对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进行介绍。随后,黄卡与许国彬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签订合作协议,并合影留念。最后,主办方别开生面地将广州亚运多语言服务中心、无法获得面对面口译服务的广州亚运会注册人员、志愿者在不同空间的连线浓缩于舞台上,生动地模拟了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服务亚运的工作场景。
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第六教学楼,由广州亚组委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是广州亚运会的服务场所。
据悉,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将利用热线电话为OCA大家庭贵宾、国际及国内要人、技术官员、各国家及地区代表团、媒体、赞助商、广州亚组委工作人员等各类注册人员在无法获得面对面口译服务时提供英-汉、日-汉、阿-汉、朝(韩)-汉、俄-汉、泰-汉、柬埔寨-汉、印尼-汉、越-汉共九个语种的口译服务。它设有20条热线电话,其中英语4条,日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各3条,泰语、柬埔寨语、印尼语、越南语各1条,每个语种一个热线号码。它被誉为“语言服务的最后一道防线”。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的译员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生担任,译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占38%,有国外学习经历占73%。在第16届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赛会期间,中心将实行24小时制热线服务;在赛前时段,即10月25日至11月4日与12月8日至21日,实行从上午8点至晚上8点的12小时制热线服务。

亚组委外联部黄卡为志愿者做专题培训讲座
签约仪式结束后,黄卡结合自身丰富的外联工作经验,为亚运志愿者作了“亚运,一起来,更精彩!”专题培训讲座。讲座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黄卡主要对广州亚组委的层次结构及其场馆化的运行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部分为问答环节,他针对同学们在提问卡中提出的问题耐心地进行了解答。其中,同学们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如:“此次亚运会的经费是多少?”,“志愿者在工作中受了伤怎么办”?,“还有亚运志愿者招募活动吗?”等等。尽管有些问题很刁钻,但黄卡幽默风趣,活泼生动的回答赢得了观众的一次又一次的热烈的掌声,把讲座再一次推向高潮。最后,讲座在和谐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