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陈嘉辉 丁博文 图片 田原 胡秋玲)2010年4月21日晚上七点半,由著名外交家、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教授主讲的“文化·科技知识百讲” 第119讲在北校六教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讲座以“红色广州·红色外院·红色外交·红色文化”为主题,广外大校长仲伟合、众多期盼已久的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还未开始,在六教报告厅外已经排起了等候的长龙,队伍甚至排到了相邻的四教和书报亭后面,据悉,此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同学前来观看,有些同学甚至没有吃晚饭而一直在六教报告厅外等候,只为一睹“诗人外交家”李肇星教授的风采。入场短短几分钟,六教报告厅里面便已经座无虚席,足以体现同学们对李肇星教授莅临广外大的热切期盼。

等待进场的队伍
讲座开始之前,全体来宾起立为青海玉树震区的同胞默哀一分钟。随后,校长仲伟合对李肇星教授的到来发表了热情的欢迎词并向李肇星教授颁发了名誉教授聘书,赠送了纪念品。仲伟合强调,李肇星教授是中国卓越的外交家,素有“诗人部长”、“诗人外交家”的美誉。一直以来,李肇星教授对我校的发展给予了非常多的关注,如2005年我校四十周年校庆时亲自发来贺电。

仲伟合校长向李肇星教授颁发聘书
红色广州 红色外院 镶嵌着历史的革命传统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李肇星教授向在报告厅外等候而不能入场的同学表达了歉意。李教授以“红色广州”为开头开始了本次讲座,他谈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处于水深火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近代史是悲痛的民族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广州自鸦片战争以来就是中国著名的红色革命中心,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的革命活动,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创建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些英勇事迹是红色广州的革命印记。同时,他也鼓励广大同学多参观革命史迹,感受革命的气氛和精神。
接着,李肇星教授以“红色外院”为中心继续演讲。他谈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是在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成立的广州外国语学院,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他勉励在座的各位同学珍惜在广外的学习机会,树立历史责任感,报答培养我们的祖国,老师以及父母。
红色外交 丰富经验解读新中国外交
作为经验丰富的外交家,李肇星教授以众多具体事例就“红色外交”这一话题做了详细讲述。他概括中国外交的两点要事就是“谋和平”和“交更多的伙伴”。而中国外交与其它国家外交的不同点,是“中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他还就消减贫困人口、广州亚运会、广交会为例子肯定了我国对世界的贡献。
李教授重点阐述了中国外交的三件大事。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他指出,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之后,中美关系因美国迟迟不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而未能彻底打破僵局,而中美关系在1978年美国做出承认并中美正式建交之后又因美对台售武等问题受到不少冲击,从中体现了我国与大国博弈的艰难。
在谈到我国与邻国关系时,李肇星则讲及中苏、中国与周边海陆邻国的边界争端和平解决的例子。说明了我国与邻国的合作与矛盾问题。第三,李肇星强调了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他告诉师生们,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一向友好。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功劳。他还特别提及了非洲。又举出当年恢复席位时坦桑尼亚代表为此当场载歌载舞这一逸例,和自己非洲工作10年访问47个国家的经历。
谈及“红色文化” ,李肇行教授用陈毅将军的一首诗精辟地为我们阐述:火星有人类/月球有人类/地球有人类/地球最可贵。他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牢牢记住这首诗。

李肇星教授演讲中
现场互动环节,许多同学踊跃举手。当一位同学问及作为志愿者在与有身份的外宾接触要注意什么问题时,李教授说出四个字“平等待人”。他强调,我们不能骄傲,但我们也不能太关注于“有身份” ,一句自豪的 “我是一个中国公民,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光荣的” 赢得全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同学积极提问
最后,李肇星教授寄语广外大学生要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健康地为国家劳动50 年。
当李肇星教授离开,现场闪光灯暴闪,热情的师生们跟随在车辆四周。
随后,记者采访了一位同学。他表示,虽然挤不进会场现场目睹李肇星教授,但透过教室里电视机的直播依然感到很兴奋和很荣幸。他告诉记者,李教授风趣而又深入浅出的演讲令他印象深刻。而李教授身上独特的外交官气质和人格魅力、爱国精神让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外交官,什么是中国的外交官,什么是成功的外交官。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