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林任华 郭欢 周加郑 图片:解梦溪 编辑:胡秋玲)10月14日下午2:3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六届艺术节之“闻道· 致远”学习交流会在南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杨韶刚教授应我校团委的邀请,以“弘扬大学精神,为追求学术真理而奋斗”的思想为主题,围绕“什么是大学精神”“如何过大学生活”这个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出席交流会的有校团委副书记何越晖以及10级的新生们。

“闻道•致远”学习交流会
“一个社会想要进步、想要发展,一定要有‘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概念、办学特色、办学个性的综合体现,反映一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一开场,杨韶刚教授便向大家引进了“大学精神”这一新名词,提出“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并从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三个方面阐述“大学精神”的内涵。
“适应(adaptation)、发展(development)”
在谈到该怎样安排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时,杨教授指出,本科生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与此同时还应该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不仅仅是专注于专业课狭隘的知识。同时,教授还希望同学们将“适应、发展”四个字铭记于心,不仅是因为大学生活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更是因为同学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将会遇到许多变化,——“人在社会上需要不断地适应生活,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点。”除此之外,杨教授还告诫同学们,不要盲目与他人比较,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做最好的别人”。

“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做最好的别人”
“发展才是硬道理”
紧接着,杨韶刚教授对同学们现在和将来所在的四个不同年级、以及有意考研或出国的同学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的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够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并且以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激励大家要一直努力、不断进步,“就算是做农民,也要做世界一流的农民”!
随后,教授向在座同学表达了自己的愿景:“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我们辛勤劳动的汗水,塑造出人间最辉煌的学术之魂。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术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的传递下,不断发扬光大。让我们每一个人用我们思想的画笔,描绘出一副自由、幸福、理想的人生画卷。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在场学生踊跃提问,包括如何处理社团活动和学习的关系,如何保持一颗上进的心等问题,杨教授均做了相应精彩的回答,赢得了阵阵掌声。
此次交流会得到了同学们的充分肯定,部分同学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听完这次讲座后,他们一下子明白了很多,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他们希望学校日后能有更多此类活动,为同学们解答更多学习生活的问题。但同时也希望下次此类讲座能延长一下问题交流时间,以此得到更多的指引和建议。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