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播报 / 正文
亚运城主新闻中心语言服务台志愿者:用专业的姿态去担当
作者:校团委宣传部   时间:2010-11-27   点击数:

文字:黄燕仪 图片:叶依渟 编辑:林宇佳

夜阑人静,当多数人都已沉入梦乡时,亚运城主新闻中心(Main Press Centre)语言服务台的志愿者却又将度过一个“不眠夜”。为了随时提供语言翻译服务,他们奉献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坚守在岗位上。

在亚运即将结束之际,亚运城主新闻中心语言服务台的广外志愿者们,坚持用专业的服务和热情的态度,续写最后的完美篇章。

姿态专业 展现语言魅力

语言优势 勇担重任

与其他志愿者不同的是,亚运城主新闻中心语言服务台的志愿者是通过投简历并经过严格面试后脱颖而出的专业志愿者。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优势,为媒体村的工作人员提供包括英语、日语、阿拉伯语等五种外语翻译服务。因为每一种语言只有一个志愿者,语言服务台原则上只提供现场翻译。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突发事件需要志愿者前往相关场合提供口译服务,如外国媒体遇到身体不适却无需要跟医疗室的工作人员沟通,记者采访外国友人等。

叶依渟为斯里兰卡记者的采访提供翻译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主新闻中心的每个业务口每个角落时刻都有需要我们的可能。”提供英语口译服务的叶依渟认为,语言服务台的每个人正如“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一个都会对团队服务工作带来很大不便”。肩负重任,志愿者却从未退缩,而是用专业的姿态去担当。“译得很好!”外宾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孟加拉记者对中国记者的采访,叶依渟为翻译

“我日益期待上班的几个小时”

在旁人看来,语言服务台的工作无疑是非常辛苦的。他们每天都要上岗,分为早起班和通宵班,进行“三班倒” 但辛苦之余,却又萌生出一份温馨。

困难光顾时,他们学会了“分享”。无论是工作的辛苦,还是遭受的委屈,他们都会相互分享,一起想办法。因为懂得“分享”,语言服务台的志愿者团队就像一个温暖团结的大家庭。在这里,他们互相照顾、互相激励,共同解决难题。

除了“有难同当”,他们也会“有福同享”。比如一起看体育明星,一起跟体育明星合影、要签名。“我看见刘翔了,与他不到一米的距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叶依渟言语间流露出兴奋之情。而这样的欣喜,也是跟队友们一同收获的。

在“分享”的过程中,志愿者们渐渐建立起非凡的友谊。“我日益期待上班的几个小时。” 叶依渟说道。

一起分享的乐趣:与韩乔生老师合影

“我志愿,我快乐,我收获”

亚运即将结束,志愿者工作也将告一段落。看似漫长的一个月眨眼就过,亚运城主新闻中心也弥漫起淡淡的离情别意。

“很高兴认识了很多中外朋友,也很高兴能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帮助别人传递信息。”一个月来的志愿服务工作,亚运城主新闻中心语言服务台的广外志愿者们收获颇多。叶依渟作为其中一员,也得到了新的感悟:“语言在沟通中十分重要,不少外国媒体都很热情。”

此外,叶依渟还表示,亚运志愿服务工作不仅让她了解了亚洲其他国家的特别习俗,更帮助她练习了各种英语口音。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上一条:观众席的背后

下一条:这个秋天很温暖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