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琦 梁铣娜 / 文 吕剑姗/图 梁铣娜/编辑
11月5日,广外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站正式运行,一群身着印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志愿者”字样粉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早早便来到岗位上。他们,是在亚运志愿者背后默默奉献的志愿者。
工作站运行的第一天,工作人员便早早地来到岗位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工作站的内墙贴着各式工作细则、轮班名单及联系方式,桌上还放着十来本志愿者工作手册。据悉,该服务站由我校四个亚运会专项工作团队负责管理,具体分工为宣传报道团队主要负责制作展板,为志愿者们拍照记录点滴等;安全保障团队要确认志愿者是否准时出发安全到达,设有热线电话处理紧急事故;后勤保障团队主要负责物资准备并提供交通服务;激励保障团队则会激励志愿者工作,包括向志愿者发放纪念徽章、证书及慰问品等。

“我为亚运 志愿心迹”
“整个大学城只有我们广外设立了这个志愿者服务站,而且07到10级的同学都是我校的学生干部”,服务站副站长黄翠涓略带自豪地说。“我们虽然不是场馆志愿者,但是是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我们一样为亚运服务。”黄翠涓告诉记者,为了今天能顺利上岗,昨天他们召开了培训会议,讲解了各项工作注意事项。“今天早上我们5点45分就在这里集中了。然后从校团委那边搬来物资,开始布置驿站。”据了解,服务站的服务将从11月5日直至亚运结束。而这些志愿者们也将在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2点的18个小时里时刻守候在服务站,为亚运志愿者们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记者在服务站内还发现一群身穿白绿相间统一制服的志愿者。其中一位志愿者黄健告诉记者,他们是来自于大学城的其他高校,分属于市红十字会,将在亚运期间“蹲点”广外,负责应对志愿者突发的身体不适状况。据悉,他们也已经过培训并取得了急救证。“我专业课还没上完就赶紧从广大那边赶过来值班,还没吃饭啊,不知道贝岗还有没有得吃呢?”黄健笑着说。这时,记者看了看时间,发现已是中午1点半。“虽然我们的工作可能比较简单,但是热情的心才是最重要的”,黄健表示众多的志愿者经历让她获得了内心的充实和很好的锻炼机会。
这天晚上,下起了雨,当大多数同学享受着夜的狂欢和宿舍的温暖之时,这些志愿者仍然坚守着岗位。虽然没有“亚运志愿者”的光环,但他们始终坚持与所有亚运场馆志愿者“共进退”。时间定格在5日深夜11点,服务站内外依然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为了给迟归的亚运场馆志愿者和参演演员表示慰问,他们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清点慰问品的数量。远远地看到志愿者专车抵达,他们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迎上去,为辛劳的亚运志愿者递上饼干和饮料。“今天是亚运志愿演员到奥体中心最后一次排练了,我们要对他们表示最真诚的慰问”,其中一名驿站志愿者如是说。夜色中夹杂着如丝细雨,但这些志愿者之间的互助友爱相信早已驱散了雨夜的寒意。

服务站志愿者为晚归的亚运会演员递上食物
志愿者没有台前与幕后,只有付出与承受,感谢这群“志愿者的志愿者”。正因有了他们,我们的广州亚运才能更加出彩!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