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是认真负责的亚运多语言服务中心副经理,他是西语学院的高人气辅导员,他是“自来熟”的大朋友,他是怎样一个人能获得同学们的这等好评?让我们跟随记者,走近陈静。
“工作这边不用给我特权”
多语言服务中心于10月24日正式开通,然而从8月份开始,陈静就已经开始投入多语言服务中心的工作。作为多语言服务中心的副经理,陈静主要负责开通仪式的前期准备、施工装修事宜、电脑安装和网络调试等筹备工作,这些对于中心的整体运行都起到重大作用,但他却谦虚地说:“我做的只是最基本的事情,这些也都是我的本职工作。”
陈静认真办公
采访中,陈静向记者介绍了中心的值班情况:在测试期间,中心每天安排值班12小时。而到了亚运期间,值班时间则延长至24小时,并由多语言服务中心经理刘志军、副经理黄汐和陈静三人轮流值班。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保证值早班时能在六点三十分准时到岗,陈静已经提前进入了“亚运状态”,从校外家中搬到校内宿舍居住。记者还了解到,陈静的孩子出生不到两个月,而他却坚守在中心的工作一线,几乎不能回家照顾爱人和刚出世的孩子,领导主动提出减轻他工作量的建议也被他谢绝了。当记者问到此事时,他却说:“家庭那边我会安排好,工作这边不用给我特权。”

陈静向记者介绍工作时间安排
和陈静的谈话轻松愉快却断断续续,短短几十分钟的采访,他的手机铃声却也响个不断,而几乎每一通电话背后都是一件不得不及时处理的事件。然而面对这些密集的电话和突发的难题,陈静却总是微笑着处理,问题解决后他还总不忘笑着向我们说抱歉。记者不由得感叹其辛苦,但他却多次强调这些是他的本职工作,并总是津津乐道于同事的辛劳。
“真正牺牲的是志愿者”
采访时,中心的几位志愿者正在工作,记者话题也自然延伸至多语言服务志愿者。“他们都是大四的学生或研究生,为了参加这次的服务工作,毅然放弃广交会和其他实习、找工作的机会。”说道这里,陈静不无怜惜地说:“要知道,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无法找回了,真正牺牲的是他们!”

志愿者耐心等待热线电话
在陈静说话的字里行间,记者能感觉到他对志愿者的关爱。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总是为学生着想。多语言服务中心的开通仪式当天,陈静顾不上自己吃饭,先想着送来的快餐是否需要加热,保证志愿者们吃上热饭菜。而在平时工作中,陈静也会考虑到志愿者在电脑前待太久会产生烦躁心情,他总是时不时送上一两个冷笑话给他们调整心情。
我校东语学院的志愿者冯同学表示“陈老师十分关心志愿者,处处为他们着想,正因为有着师生的共同努力,整个中心现在已然是一个团结融洽的大家庭。”昨天才抵达中心报到的张同学也笑着说他与陈静是“自来熟”:“我昨天才跟陈老师第一次见面,今天跟他聊天就感觉俩人好像已经认识了好几年,他真的很平易近人。”

陈静和志愿者合影
高人气辅导员
陈静是多语言服务中心的副经理,同时也是广外西语学院07级毕业生的辅导员。为了更好地兼顾到学生的日常管理、毕业、就业等各项工作,陈静在到中心上任前,就细心地把自己的值班安排通过短信发给学生,以便他们有事可以及时保持联系。陈静的乐观开朗与活力四射使他人气颇高,他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陈导”,而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体贴关心的名声也早已远扬,许多其他学院的学生未见其人,也能述其名。
记者手札: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的是一位没有架子、负责认真的副经理,一位活力四射、人气超高的辅导员,一位真诚和善、亦师亦友的老师,也是一位有着高尚品质的父亲。“低曲调做人,高水平做事”,陈静就是这样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完美地诠释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