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 汤远笛 唐思丽)
6:00,正是他们起来的时间,晚上10:00,他们还在各条交通线上默默奉献着。他们是各条交通线上默默的小粉红,他们是广外早晨的第一抹绚烂的色彩。他们便是后勤团队的志愿者们。
临危受命 不惧挑战
10月,学校将组建亚运服务站后勤团队的重任交给了广外的四团。以校团委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为首的后勤团队领导集体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遴选出一支有责任感、业务水平高、办事能力强的队伍。并建立了一整套安全高效、科学有序的分工协作流程。让纷繁复杂的程序都变得井然有序起来。每天都有负责人,每一项工作都有制度上的约束。志愿者们从此就有了一道安全可靠的交通屏障。
起早贪黑 不辞辛劳
清晨6点,天色没有发白的迹象。在校门口的志愿服务站前,后勤团队的志愿者们已经在那里集结完毕,整装待发。后勤团队当天总指挥分配完任务后,志愿者们便以最快速度奔赴各个战场。从空中俯瞰,一个个红点就像地图上的一个个标记,分布在广外校园的各个角落,温暖着校园并不寒冷的夜色。他们其中,有很多人晚上回到寝室已经是一两点钟,而早上,又要早起。当问及相对于“绿羊羊”志愿者,他们是否后悔时,他们笑道:其实我们和志愿者的努力都是为了亚运能够正常有效举办,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团队伙伴的帮助下,我们也感到幸福与温暖。
淑瑜师姐,我们的榜样
“总部饭店团队现已发车”“班车已前往C区”,一位清秀瘦削的女生安静的坐在电脑前,手中握着对讲机,协调着各个场馆的发车。她,便是亚运会期间后勤团队的负责人——彭淑瑜。据与广外亚运小粉红有着亲密关系的程福安老人介绍,彭淑瑜每天早上六点钟到岗,晚上十一点才能说是下岗,经常夜里要忙到一两点。刚开始的时候,任务繁重且流程不熟的她身心疲惫,十分无助。但她丝毫没有怨言,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慢慢的去适应、去熟悉规则。驾轻就熟的她在亚运期间处理了很多突发事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亚残会中,她成为一名志愿者,继续发挥她的光与热。让我们向彭淑瑜同学致敬!
展望未来 能力与经历最重要
经历了“亚运亚残”这几十天的“折磨”,后勤团队的同学们真的“折腾”出了名堂。不管是组织协调的能力,还是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都让他们无比怀念。未来,他们可能很少再有机会披星戴月的工作。但是,后勤团队的每一张无悔的笑脸,都定格成广外星空中永远闪耀的群星,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