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筹办和举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期间,广州市树立了“办赛事、办城市”理念,把创先争优活动和“以大干促大变迎亚运”紧密结合起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城市建设、公共管理的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其中,志愿者工作便成为了青年党员“创先争优”的主战场。来自中文学院的07级党员志愿者廖循绚便是其中的典型。

廖循绚在工作中
简单而平凡——广州火车东站抵离服务岗位
“每当贵宾和技术官员抵离时,我们便接站、引导其完成激活注册,并安排其上车”廖循绚介绍时口气轻松,但记者了解到,由于该岗位的志愿者来自不同院校、人数众多(仅广外合计就有19名之多)。成员之间接触较少,加之该岗位工作强度分布极不均匀,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面对繁杂的工作,廖循绚和她的伙伴们始终树立“以最好的状态服务亚运”的理念,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尽职尽责的完成每一项工作。
困难与信念——一次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
一次,四位法国记者抵达车站。事先未接到任何通知的廖循绚和伙伴们按操作流程在完成注册后,耐心的安排他们上车。不料,法国记者们竟执意自行离站。经过反复劝说,记者们终于答应跟车。由于事发突然,班车无法及时到位,记者们发出了一阵阵抱怨和指责,廖循绚和伙伴们便耐心的向他们说明情况。鉴于法国记者比较焦急,志愿者们随即联系了班车。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又发生了,法国记者们吵闹着要求在吸烟区吸烟,志愿者们还是面带微笑的将其带入吸烟区。10分钟后,班车抵达,志愿者们立刻安排记者们登车。而此时,原本焦急的记者们竟若无其事的谈笑开来,直到抽完烟才缓步登车离去。
廖循绚回忆,面对法国记者们的层层刁难,她和伙伴们始终保持冷静,积极应付记者们提出的各项要求。在服务过程中,她与伙伴们没有一个人表现出急躁和不满。他们用专业的服务精神为广外和广州东站的志愿服务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团结和协作——我眼中的志愿精神
“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善于沟通”,这是廖循绚在志愿活动中最大的收获。她表示,自己参加亚运亚残的志愿服务工作是因为机会难得。在志愿服务之余,即将毕业的廖循绚还利用空闲时间为自己谋划着未来。“其实,志愿服务经历并不能给你的履历表上镀金,用人单位也不会因为你是志愿者而对你另眼相看。重要的是我从中学到了团队协作精神和灵活处事的能力,这对以后的帮助才是实实在在的。”

廖循绚与伙伴们
责任与使命——在自我奉献中实现价值
廖循绚表示,志愿服务中,大家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党员身份而受到优待。“作为党员,我在工作中时刻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去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每一项任务”。
谈及志愿服务,廖循绚感慨良多:“志愿服务是热情与能力的完美结合,但热情更为重要,如果没有热情,能力再强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志愿者一定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服从上级的命令和指挥,重大问题需与伙伴讨论。”“志愿者要提前熟悉工作环境,为工作提供便利”。……一句句朴实而深刻的话语正是她丰富志愿经历的最好体现。
廖循绚同志在志愿服务中不怕疲劳、尽职尽责,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面对刁难,她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有礼有节的完成了任务,体现了新一代年青年党员的良好素质;她舍弃私利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诠释了当代新一代年青年党员的崇高品格;她她与同事精诚合作,牢固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她不愧为党员志愿者的杰出代表,不愧为广外志愿者的杰出代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了青年党员“创先争优”领跑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涂上一抹鲜艳的颜色!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