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播报 / 正文
仲伟合作“凡客体”勉励我校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
作者:校团委   时间:2010-12-13   点击数:

本网讯 12月10日下午,在亚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亚残运会即将开幕之时,我校在白云校区行政楼第二会议室举行了广外亚运精神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仲伟合,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学生处处长植秀聪,团委书记刘志军,团委副书记谢秀兰,教务处副处长孙家和,我校亚运会运动员代表、亚运会高尔夫球女子团体亚军黎佳韵,离退休老师程福安等各业务口志愿者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刘志军主持。

与会代表合影

此次专题座谈会分享了多语言服务中心口译热线译员、NOC助理、AGNS即时引语记者、反兴奋剂陪护员、运动员村综合服务部助理、亚运开闭幕式安保与验证验票子团队、黄埔区城市志愿者团队、亚运会闭幕式演员团队、学校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站代表的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各位志愿者代表用自己的经验及所思所得,深入诠释、弘扬了奉献、专业、坚韧、进取、包容、友爱的广外亚运志愿精神。

中国女子高尔夫球队队长、英文学院黎佳韵发言

【我们的风采,我们的长城】

亚运会NOC助理李洁同学,是广外商英学院07级的学生。亚运会期间,作为黎巴嫩国家代表团的志愿助理,她的工作表面光彩,实则繁杂。比赛期间她不仅要跟随代表团,为他们提供陪同和语言服务,还要细心地提供包括住宿、交通、竞赛、筹备等各个方面的帮助。官员病倒了,他们负责把他紧急送往医院:运动员出门购物时,他们要负责整个运动员团队的联络与安全。这不仅是考验耐心、细心的幕后工作,更是对志愿者身上责任心的重大考验。如李洁所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一座用细沙堆积的长城,过程尽管琐碎,但结果让人惊叹。”

【百折不挠的小草精神】

作为广外白云校区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站交通组组长,中文学院的彭淑瑜同学堪称亚运志愿精神——“坚韧”的杰出代表。我校亚运志愿者规模大,散布于近七十个场馆团队,对接交通包车企业分公司数量多,志愿者的交通保障同步调度车辆数巨大、难度极高,交通组工作时间因此经常是从清晨五点到深夜一两点。身材瘦小的彭淑瑜曾在工作初期被骂哭过、累晕过,但她却依旧坚持了下来,并最终获得了从亚组委志愿者交通指挥中心、交通包车企业各分公司到各场馆志愿者的一致敬重。仲校长曾惊叹说“这小女孩身上怎么聚集了这么大的能量!”而她自己则说,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充分体验了志愿者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小草精神,也正是这种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二次方”精神风貌,支撑着她和她的志愿者朋友们一路坚持下来,并将继续支持着她们继续开展服务。

退休教师、学校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站志愿者程福安老师写词赠予彭淑瑜

座谈会上,黎佳韵和各位志愿者代表们踊跃发言。他们,用艰苦的训练、无私的奉献,用“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自我勉励,甚至于用“你什么都不给我,我却给了我所能给你的全部”的包容与大度,向所有人展示了广外学子的飒爽英姿,充分证明了80后、90后的蓬勃朝气与青春热血,充分展示了广外亚运会、亚残运回志愿者们对志愿服务、对广州城市、对整个社会的由衷热爱,为世界树立了中国志愿者的新形象。

校长题词:“广外城市志愿者,美丽广州的守护者!”

【志愿者真棒,与你们同行真好】

作为亚运体育场馆的经理,谢秀兰老师在积极投身亚运活动的同时,真切体会到80、90一代学生的真实风貌。在志愿工作中,志愿者们会遇上不同的紧急情况,面对各种误解与困难,承受身体与心理的疲惫和考验,而所有的这些都被同学们坚强地扛下来。她说,这些都是志愿精神的真实体现:所有人对亚运的激情与热忱,奉献与支持;所有人想方设法为亚运工作并做到最好,毫无怨言;所有人面对各种困惑各种问题,展现广外学子的风貌并将这些精神发扬光大。谢老师由衷地说:“志愿者真棒,与你们同行真好!”这不仅是老师们的心声,也是运动员们在比赛期间享受贴切服务的心声,是广州城市居民、来访宾客面对微笑着的志愿者的心声。

同为“80后”的程福安老师(新闻网专访《程福安:年逾八十却依然坚持为广外志愿者服务http://www.gwnews.net/article-66522.html)不仅自身积极参与亚运志愿服务活动,为同学们加油鼓劲,同时也为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们所感动,并特地为彭淑瑜同学题写了藏头词《彭淑瑜真好》。

仲伟合为亚运会闭幕式演员团队负责人庄梦婷等颁发荣誉徽章

【心疼,感动,自豪】

“同学们,新闻网上关于你们的报道,我都看过;广外亚运、亚残志愿快线关于你们的内容,我逐字读过;你们碰到的辛酸,我都感同身受;你们所碰到的问题,我都知道!”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日子以来广外志愿者们的经历,仲校长道出了心底对大家饱含的感情——“心疼,感动,自豪!”

正如他所说:“亚运的声音从广外传出,从申亚到亚运语言服务的‘最后一道防线’都是广外传出的声音;亚运的形象由广外塑造,五千多名一线志愿者用微笑铸就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亚运奖牌有我们的汗水,罗茜、黎佳韵刻苦训练,在亚运会上取得两金一银的好成绩;亚运志愿服务,我们树立起了新标杆。这些,都与我们每位志愿者、每位运动员、每位老师在各个岗位默默发光的奉献与专业,漫长、繁杂工作历练出来的的坚韧与进取,历尽委屈、误解后始终如一的包容与友爱分不开。这是我们的亚运精神,更是多年来广外精神的重要部分。”

最后仲校长以一首凡客体勉励所有志愿者,也愿所有志愿者带着给我们的感动与美好的志愿精神继续前行:

爱广外,爱亚运,爱志愿;

不放弃,不抛弃,不流泪;

长知识,长文明,长志气!

运动员、志愿者代表在志愿者纪念礼盒上签署个人感想,赠予仲伟合、许国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