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播报 / 正文
新华社广东分社与我校商谈大运UNS工作
作者:UNS志愿者及译员团队   时间:2011-07-17   点击数:

本网讯 近日,我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率队参加新华社广东分社的工作交流会,商谈深圳大运会“官方通讯社(UNS)”的合作项目。新华社广东分社常务副总编辑、UNS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赵东辉,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UNS项目组常务副秘书长何惠飞,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成,团委副书记田丽媛,UNS项目组主管廖婷婷等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团委书记谢秀兰、副书记陈兵、副书记国佳、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余海波以及我校UNS带队老师董婷和王秋萍等应邀出席。

与会人员合影

据悉,作为深圳大运会的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日前已参照UNS人员架构和需求,在我校招募了8名译员和195名即时引语记者,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韩语、印尼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10个语种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他们主要负责大运期间在各竞赛场馆采集参赛运动员、教练员的赛后评论或感言,及时向新华社提供对应语种和中文版本,为来访的国内外媒体和注册机构提供赛时新闻服务。

赵东辉指出,广外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强。在去年广州亚运会新闻服务(AGNS)中,广外学子在各竞赛场馆和主新闻中心担任即时引语记者、译员和成绩公报主管等重要工作,表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受到注册媒体和亚组委的高度赞扬,所以大运会新华社再次选择与广外合作。为了更好地服务大运,新华社将尽力争取资源,为服务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和生活便利

许国彬分享了我校与新华社的合作成果,指出广外的名声通过新华社得以广泛传播,亚运期间我校选送一批优秀的志愿者参与新华社的新闻服务工作,合作办好亚运的新闻服务,实现了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共同目的。UNS项目将再次为我校学子提供一个锻炼和成长的实践平台,同时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将吸取亚运会的经验教训,大力支持大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何惠飞介绍说,UNS志愿者的有关事宜在今年5月底确定后就向我校发函招募,7月初能顺利完成多个语种志愿者的招募工作,离不开学校的良好组织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谢秀兰表示,我校师生参与亚运新闻服务,与新华社专业、敬业的新闻人共事,是一次很难得的学习机会。接到UNS志愿者的招募通知后,校团委积极动员和组织语言类专业或非语言类专业但外语能力强的学生报名,优先选送有亚运服务经验的学生。此外,我校还选送了2名学院的团委书记作为带队老师,配合新华社开展工作。

会上,双方就大运会UNS译员和即时引语记者的具体工作进行交流和部署。新华社向我校赠送了大运会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