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瑜丽 图:赵嘉瑶
本网讯 3月15日晚7点30分,由校学生团体联合会主办,绿洲音乐协会(以下简称“绿洲音协”)承办的凤凰论坛系列讲座之古典音乐沙龙,在北七教水上报告厅拉开帷幕。讲座尚未开始,曼妙的旋律便吸引了众多围观的人群,报告厅里也已是座无虚席。绿洲音协此次邀请到广东电台音乐之声《古典纵横》的主持人赵毅敏先生,为我们带来了一趟古典音乐的寻觅旅程。

全场观众都被深深吸引
“什么是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有什么用?”在讲座的开始,赵先生就提出了许多人心里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答案,而他则是巧妙地用了一曲咏叹调把大家带入广阔的音乐世界里,并简要地指出——古典音乐并没有所谓的定义,它是通过遵循严格的写作规范,按照一定的方法,并且经过时间检验之后遗留的精华。而检验的时间有长有短,时间长的如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短的如谭盾等。

赵毅敏先生深入浅出,讲解古典音乐
对于古典音乐的作用,他分别用了三首曲子深入浅出地点出来。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把人们从一片迷雾中引领出来,默默地送出无声的祝福。古典音乐就是这般,无形中满足人们的感情需求。它不像文字、图画般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身独特的音乐语言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接下来一曲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曲更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音乐的感人之处。而在最后一首曲——影片《古惑仔》里的《友情岁月》中,他重点的讲到,除了学习知识之外,古典音乐更能提升人的理解和沟通能力。欣赏家对于不同人演奏的曲子会有不同的评价,而正是在思考和争论之后,才会发现更多新的东西。

观众积极提问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糟糕的是知识的爆炸,文化的衰退。而古典音乐恰恰是可以拨开迷雾、让智慧闪光的方法之一。”当他谈到自己和好朋友因为抢一张唱片而不打不相识的故事时,心情格外愉快。在最后的Q&A 环节,各位听众妙问连连。在回答一位观众的对于现代音乐的迷茫之问时,他答道,现代音乐是以一种解构的方式创造的,它背离了传统的创造思路。对于现代音乐来说,听到的声音就是音乐,就像国画中的空白部分也是画的一部分。而面对观众对古典音乐消失的忧虑,他则自信地指出,古典音乐不会死亡,只是不知道会以何种方式传递下去。
最后在一曲激动人心的Mass中,讲座结束。掌声落下,余音绕梁。

讲座后合照留念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