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林丽瑶、甘韬 摄影:林丽瑶
本网讯 3月15日,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校级学生组织党支部、“青马工程·广外100”云山骨干培训班承办的“雷锋精神,青年力量”——学习雷锋主题讨论会在南校区八角楼会议室举行。学校道德心理、新闻、青年思想教育方面的专家教师冯益谦、侯迎忠、程永林及中文学院蒋京玲同学作为嘉宾,与学生工作干部、学生代表300多人对雷锋精神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讨论会伊始,冯益谦教授以他与雷锋生于同一时代的特殊身份讲述他对雷锋精神的看法。他表示很幸运与雷锋同处一个时代,因为雷锋精神是他人生观形成时的一个精神标杆,是其人生航标的典范。程永林博士则引用青年雷锋的故事,告诉在场学生“不要把雷锋精神神圣化”,学习雷锋精神要“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辩证地学习”。侯迎忠教授从媒体与雷锋精神的关系展开分析,认为媒体应该推动宣扬作为“普通人”身份的雷锋,应该关注雷锋的精神而不是个人生活及其花边新闻。从自身参与义教的经历出发,蒋京玲同学认为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对雷锋精神的认同感,用雷锋精神影响他人,并把它传承下去。

冯益谦教授发言
冯益谦教授等嘉宾旁征博引的精彩发言,鞭辟入里的思想内容启发了在场的同学们,同学们也各抒己见。对于80后、90后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离雷锋精神越来越远的问题,一位来自法学院的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虽然没有打着雷锋精神的旗号,但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大学生做了有意义的事。比如上学路上的交通服务队、三下乡义教以及广外师生与凉山州地区建立的支教项目 ‘筑梦彝乡’等。”

各学院师生代表认真听取嘉宾发言
“我希望多年后,我们不再需要谈论雷锋,那就是真的社会进步,因为人人都是活雷锋。”冯益谦教授如是说。一个半小时的研讨会在四位嘉宾画龙点睛的总结中完满结束。

参与研讨会的青马班学员们与嘉宾合影留念
给雷锋精神安个家,不是三月宣传四月走,本次研讨会的结束并非雷锋精神学习的中止。会后同学们将雷锋精神化作实际行动,参与“致十年后的青年”捐书活动,以书为桥,让雷锋精神得以不断传承。雷锋精神是时代永恒的话题,值得当代大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