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播报 / 正文
我校挂职干部助力枢纽型团组织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校团委   时间:2012-10-22   点击数:

我校团委干部余海波作为团中央选派第二批高校挂职团干于2012年3月到广州市海珠区团委挂职,担任团海珠区委书记助理,分管组织宣传工作,包括团建工作,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工作,两新团建工作,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同时联系海珠区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

2012年3月,汪洋书记提出要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打造成枢纽型社会组织,要求广东共青团“积极探索,争取走出一路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和带动青年工作的新路子”。挂职期间,余海波和海珠区团委的领导同事积极贯彻落实汪洋书记对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的指示精神,通过建立志愿服务新联盟、推广“青年地带”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项目、实施两新组织团建等举措,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桥梁纽带、培育孵化、业务引领的作用,从而达到“联系得到青年、影响得了青年、指挥得动青年”,不断做好党的青年工作。

一、以青年地带项目为着力点,孵化组织,培育队伍,助力社会管理创新

海珠区青年地带项目是广东省最大的单项社工服务购买项目,由海珠团委统筹三年投入1650万购买社工服务。青年地带项目探索出政府购买服务、团委具体统筹、社区参与监督、机构独立运作、公众自主参与、专业机构评估的服务模式。以启创为代表的一批社工机构和众多复合型的社工人才,伴随青年地带成长起来。

挂职期间,余海波积极深入青年地带社工站调研,通过与社工、服务对象、街道团工委负责人访谈,了解社工思想动态和开展工作情况,并就青年地带项目运行模式和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青年地带面向全区推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还积极牵线搭桥,促进校地合作。一是学校政管学院与海珠区团委、启创社工机构三方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青年地带提供人力支持,同时为我校社工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为培养复合型社工人才打下基础。二是在青年地带项目开展过程中,进行专业研究、项目评估等合作。三是组织我校全体专兼职团干参观考察“青年地带”项目。四是组织动员学校相关志愿服务团队参与项目开展,并与其他社工组织、NGO组织交流学习。

我校全体专兼职团干参观考察“青年地带”项目

二、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项目化聚合,组织化引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新发展

团区委联合海珠区辖内各高校、社工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爱心企业联合成立“海珠地区志愿服务新联盟”, 推动培育了广州百安居建材有限公司义工队、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志愿服务等13支企业志愿者服务队伍以及“Speed”街舞团队、“V-bus ”义工加油站、红棉剧场志愿服务队、海珠区救助儿童会等23个社会自组织。“海珠地区志愿服务新联盟”成立后,团区委积极发挥枢纽作用,积极搭建资源整合平台,通过在团属的志愿驿站和青年地带阵地,以及广交会、海珠生态城建设、垃圾分类宣传等大型党政活动中争取机会,为志愿服务团队、社会自组织提供展示、交流、发展平台,培养人才,孵化组织。

我校200名志愿者服务第112届广交会

三、以扩大覆盖、加强服务为归集点,分类做好服务引导,打造全方位的服务关爱体系

积极发掘和引导与转型升级相关的会展产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和现代商贸服务业中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团组织,切实从青年入手掌握企业、社会组织的发展动态。作为此项工作的负责人,余海波牵头制定了包括经费支持、政策保障、激励考核、党团共建等多项制度,破解企业的建团担忧和街道的实施困难,推动两新团建工作顺利开展。截止9月30日,2012年海珠区新建两新团组织178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21%,在全市中处于领先。团省委、团市委分别在海珠区召开了两新团建现场会,听取海珠区经验汇报。

组织协调区内机关、街道、企事业单位开展暑期实习服务月活动,为480名大学生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其中,我校20名学生首次参与海珠区实习活动,在海珠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等职能部门实习。认真做好大学生福彩助学和南粤会亲工作,保障困难青少年群体能继续上学,2012年帮助128名海珠区贫困学生申请福彩助学金、南粤会亲学费补助共计61.65万元。制定二级团组织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制度,推动辖区内团组织与35个农民工子弟学校,32472名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开展学业辅导、爱心捐助、城市游览、知识培训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丰富农民工子女的课余生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深入开展服务引导青少年工作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