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麦蕴彦 摄影 梁可盈
本网讯 4月27日上午,第二批赴县级团委挂职干部工作汇报会我校北校区行政楼国际会议厅召开,出席人员有团的十七大代表、团广州市海珠区委书记庄婷婷,团清远市清新区委书记江先涛,我校党委副书记卢景辉、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方迎生、机关党委书记王秀民、宣传部部长胡文涛、学生工作部(处)处长植秀聪、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烨、信息学院党委书记马庆华,以及我校各学院的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们。会议由校团委书记谢秀兰主持。
挂职团干汇报工作——促合作,做实事,长才干
去年3月份,我校积极响应团中央和团省委的号召,派出了信息学院辅导员叶开和校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余海波两名青年干部,分别挂任清远市清新县团委副书记和广州市海珠区团委书记助理。一年来,两位位干部在团中央、团省委、当地政府群众和我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为基层团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带去了新的活力,出色完成了基层的挂职工作。叶开积极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等工作。依靠高校智力支持,孵化了一支为清新区农村服务的志愿服务队和建立了幼儿英语教育基地,在探索农村社会服务中互助双赢。在他看来,挂职所带来的在政治水平、业务能力和思想作风上的提高将使他获益终身。余海波积极推动校地资源互补合作双赢,推动了我校与海珠区在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学生实习实践等多个领域的项目合作:我校政管学院与广州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实习基地,学校团委与海珠区人社局、海珠区团委建立实习基地,学校团委与海珠区团委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挂职后,他表示深刻地感受到团工作的价值,更明确共青团人使命感和责任感。

叶开、余海波汇报挂职工作
卢景辉讲话——充分肯定挂职干部工作
卢景辉在听取了挂职干部、派出单位负责人、接收单位负责人发言后,发表了讲话。他提到,学校非常注重干部培训和培养工作,强调干部要对大社会的环境变化敏感,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对高校的要求。他充分肯定了我校两名挂职干部的挂职成果:卢景辉谈到,他们“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意志得到磨练,能力得到锻炼,思想得到升华,素质得到提升,达到了挂职的目的与要求”。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学校团委能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学校共青团的建设;二是以共青团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契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带领青年,实现“广外梦”和“中国梦”;三是希望年轻干部今后要把握机会,敢于挑战,在服务广外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积累和成长。此外,他对海珠区团委、清新区团委对我校团委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

卢景辉讲话
派出单位、接收单位领导发言——互表感谢,期待新合作
马庆华代表派出单位发言时认为,尽管学院人手紧,但学院认识到选派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是团中央深入发展、创先争优、重心下移的体现,便毫不犹豫地批准了。两位挂职干部是当代青年党员锤炼党性,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例子。江先涛介绍了清新区基本情况,并对叶开一年来的挂职工作予以肯定,赞扬他“立场坚定,政治素质高;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优;协调灵活,工作能力强。”他希望日后清新团委能与我校加强联系,促进合作。庄婷婷表示,“广外出品,必属精品”,余海波一年来工作尽心尽力、作风扎实、理论功底强、在海珠区团委青年地带、两新团建、志愿者工作等各项重点工作中都有突出表现。她对我校党委和团委培养的优秀干部表示感谢,并期待通过《校地团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双方能够全面深入地合作。

信息学院党委书记马庆华发言

海珠区团委书记庄婷婷发言

清新区团委书记江先涛发言
据了解,今年2月1日,团省委组织召开了2012年广东高校挂职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总结交流会,团省委评价这批挂职干部“他们开创了很多第一”,我校也继去年获得“最佳组织奖”后再获“优秀组织奖”,余海波和叶开分别获得“挂职团干部标兵”和“优秀挂职团干部”称号。随后,卢景辉为余海波、叶开颁发了获奖证书。

卢景辉为余海波、叶开颁发获奖证书
最后,我校团委与广州市海珠区团委签署了《校地团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开展大学生见习实习、就业创业、志愿服务、青少年事务研究及团工作交流等五个方面开展长期合作。
我校团委和清远市清新区团委签署了《缔结友好团委协议》,在加强团务联系、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活动等方面进一步合作。

签署校地团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签署友好团委协议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