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编辑:聂碧、蔡晓曼
本网讯 5月22日,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会场活动进入最后一天的紧张备战阶段,我校负责接待、会务、宣传、科普、后勤、咨询等15个项目组的500余名志愿者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全力以赴协助主办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接待国际大师,流利外语尽显广外特色
本次科协年会共邀请了6位国际大师开展国际科学大师论坛,其中包括3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尔拉姆·赫什科、根岸英一、丹·舍特曼,以及狄拉克奖获得者爱德华·布列桑,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温顿·瑟夫。根据主办方要求,我校选拔推荐了6位外语好、素质高的学生代表加入年会的学术交流组。他们将从接待开始就全程为6位大师提供一对一的随身翻译服务,协助处理论坛的相关事宜。
22日,我校6名志愿者陆续到白云机场迎接国际大师论坛的专家学者。接机工作简单却不容易,志愿者们有时需要在深夜和凌晨接机,但志愿者史磊表示,这都是为了年会的顺利开展而服务,是我自己的职责所在。辛苦之外亦有惊喜,志愿者黄旭为有机会接待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及其夫人而兴奋不已。在与大师们的交流中,我校志愿者从容自若,流利的英语和专业的服务充分彰显了广外的外语优势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

我校志愿者服务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
22日是代表来宾到达年会主会场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最集中的一天。接待组(接送站)的志愿者全员出动,分别有48位和20位志愿者赴白云机场和广州南站上岗。截至22日18时,志愿者们在白云机场A、B两区共接到数百位代表,且ABC三条循环摆渡线路共接送数百位代表回到所住酒店;广州南站也接到了50多位嘉宾。
当天早上,学术交流组的志愿者6点多就从学校出发,前往中国科协年会各分会场开展服务。志愿者们与分会场的科协项目组负责人对接后,就全情投入到签到和整理与会人员、志愿者、安保人员、医疗人员等名单资料的工作中。
第7分会场的志愿者协助签到工作
女科学家高层论坛,咨询服务助力年会开展
5月22日,科学咨询与专项活动组的志愿者积极配合大会组织安排,为“女科学家高层论坛”提供会场引导服务。一方面检查了前一天的资料装袋情况;另一方面与指导老师沟通,确认今天的任务分配、熟悉场地、提前演习,保证能够为论坛开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在中午的参会人员报到过程中,志愿者王雅萍同学帮助秦川老师找到了她的资料袋,使老师能够顺利参加会议,获得了老师的赞扬。急他人之所急,助他人之所需,这是志愿精神的另一种阐释。

分会场志愿者和嘉宾合照
协助年会媒体记者,及时宣传报道最新信息
宣传信息组的21名志愿者主要负责接待引领媒体记者到达各分会场,并协助记者开展宣传报道和签到等相关工作。22日,广外校友、省科协宣传信息组负责人林湖彬向志愿者们详细地讲解年会期间的工作安排。志愿者们认真聆听,并将全力协助年会媒体记者,确保及时播报年会信息。

我校宣传信息组志愿者认真参加工作布置会
全力保障交通安保,他们是志愿者的志愿者
交通安保工作是整个年会后勤出行的重要保障。参加年会的志愿者来自我校南北两个校区,且服务地点、时间不同,加上连日来的雨天,使车辆调度情况复杂而导致工作量大,且因变动大而导致协调难度大。交通安保组、后勤组、食宿会务组的同学紧密合作,提前统计好每天的出行情况,并及时根据变动情况耐心与科协的工作人员沟通,全力做好对接和配合工作。这种辛勤付出的志愿服务精神值得点赞!

交通安保组志愿者合照
在科协年会工作人员及我校领导老师的指导下,我校志愿者全情投入服务工作。蓝色的志愿者身影已成为科协年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广外人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