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梁凯琪、麦雨诗
摄记:麦雨诗
图片提供:筑梦彝乡团队
本网讯 3月8日,本网(团学时空)记者对第四届共青团之星(现已改名为“凤鸣岭南十佳青年”)的获奖者之一筑梦彝乡公益团队进行了采访,接受采访的有团队负责人邱洪钊、汤锦沛师兄和柯莲蓬师姐。筑梦彝乡公益团队成立于2011年10月,是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生为主要力量组建的公益创业组织。作为教育型公益团队,它关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目前旨在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地区性调研与进行有持续型的教育资源的输送来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
为支持山区教育,帮助山区孩子完成学业,筑梦彝乡团队开展大凉山实地考察和暑期支教活动,创立助学金项目,初步打造了教育资源平台;另外,为使更多的人关注筑梦彝乡团队和大凉山,团队还举办了如#益心彝意#写实展暨校园义卖募捐、#赤足慢闪#大型校园公益体验活动、校园#公益力#图书馆展、2013#一起过六一#、2013#蒙眼••灯光#、2014年#映像凉山#摄影展和2015年#故事贩卖机#等校园公益体验活动,使更多人加入到公益的行列,为大凉山送上温暖和祝福。
2011年,筑梦彝乡团队在两万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2011-2012学年 “益暖中华”谷歌杯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决赛全国入围队伍。而在2012年5月,团队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勤俭会公益比赛“我们在一起”中斩获一等奖;同年9月,筑梦彝乡因其杰出的公益成果,成为满天星公益组织公益比赛“雏鹰计划”重点资助团队和“益暖中华”谷歌杯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独立实施项目。此外,团队更于2013和2015年两次获得“灵青计划·春晖使者行动”支持项目。截至2016年,筑梦彝乡已成功资助了近百位大凉山的学生,筹集并提供了十余万元的助学金、多批图书和数百双棉鞋等公益物资。

筑梦彝乡团队接受采访
(记者:校团委新闻组记者;邱:邱洪钊;汤:汤锦沛;柯:柯莲蓬)
记者:您能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一下筑梦彝乡团队的特点吗?
汤:尊重、分享、成长。这是筑梦彝乡的团队理念和特点。尊重,指的是尊重那些孩子,尊重大凉山以及那里的风俗习惯与文化。
邱:分享,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筑梦团队在大凉山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另一方面,作为连接大凉山与资助者和广外学生之间的桥梁,筑梦团队要承担分享的责任,我们努力将大凉山的现状、大凉山那边的孩子的梦想与内心想法分享给资助方。而分享的目的,是为了成长。成长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的积淀,而在尊重和分享的过程中,无论是大凉山,还是筑梦和资助方都获得了成长。
记者:当初您为什么会加入筑梦彝乡团队?您对筑梦彝乡有什么看法?
汤:当初因为另一个社团要出任务,所以要去了解筑梦彝乡的故事。被这些故事所打动,我想加入这个团队。在筑梦这个团队中,成员们对公益的热情感染了我,在大凉山考察时的所见所闻更是让我感动。虽然加入团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在这里,我跟一群与我有相同理念的,并且有热情的人一起工作,那是一种很棒的感觉,也更坚持了我留在筑梦的念头。
柯:大一的时候我已对筑梦彝乡这个公益团队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让我觉得这个社团我非进不可的,是在参加完#蒙眼••灯光#活动之后。当时我蒙上眼睛,一边在队员的牵引下跨过阶梯上的障碍,一边倾听大凉山的故事。这个活动令我非常感动,我想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我觉得,加入筑梦团队是我在广外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在这里,我不仅会有一种家的感觉,而且收获和成长了很多。
邱:社团招新的时候,我路过筑梦的摊位,被一张照片所吸引和打动,照片上是一个小女孩的眼睛的特写,它让我有种想要去了解大凉山的欲望。在筑梦工作后,我更加理解当初团队创立的理念。在大学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筑梦里的人和事,我把这里当成一个家,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很牵挂大凉山和筑梦现在的发展情况。

筑梦彝乡团队举办校园公益体验活动
记者:能否分享一下在参加和举办相关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有什么令您难忘或感动的事情呢?
柯:去大凉山的经历是一生难忘的。许多在广东长大的人,很少有机会去大凉山那样的地方做公益,很难切身体会到那边的状况。我们去到大凉山与学生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想法。另外,我们了解到,我们在那里资助的十几个学生都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这真的让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和骄傲。
邱:最难忘的事也是在大凉山的经历。有一次,我们去家访一个受资助的女孩。那里是个很落后的小镇,从小镇到她家需要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虽然我们之前对那边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到了那里之后还是十分震惊。她的家是很小的用泥土砌成的房子,没有电灯。而她的家中有一位哥哥、一位因年老生病而丧失劳动力的母亲和辛苦打零工支撑家庭的父亲。虽然家庭条件恶劣,但女孩十分坚强,很刻苦地学习,那种努力拼命的程度我们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她知道,只有抓住这个机会,努力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才有可能为家里带来希望。在她身上你能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看到一个人为了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而做出的努力,这让我十分感动。

筑梦彝乡团队在凉山支教
记者:你们已经参与过多次的公益活动了,能谈谈您对公益的理解吗?
邱:其实公益并不复杂,也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么伟大。公益,只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微小,但是只要努力去做,我们能扩大筑梦彝乡的影响,使更多人了解筑梦彝乡并关注大凉山。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公益是融入生活中的,与学习和工作没有冲突。准确地说,做公益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
柯:首先,我认为公益的出发点是帮助别人。其次,我觉得,公益实际上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我们自己。公益让我们感谢受到我们帮助的人,因为帮助他们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让我们感恩生活,珍惜现在。是公益,让我们成长。
汤:我们倡导人人公益,快乐公益。我们希望可以改变大家对公益的刻板印象,我们并不是通过展示贫苦地区的凄惨生活来博取大家的同情,而是希望可以在呼吁大家做公益的同时展示这些孩子们开朗、阳光、质朴以及更加真实的一面。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邱洪钊师兄幽默健谈、汤锦沛师兄安静严谨、柯莲蓬师姐感性细腻,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每当他们谈起大凉山,谈起筑梦团队的时候,他们都变得神采飞扬,都散发着积极向上的光芒,都透露出对大凉山以及在那生活的人们的满满的敬意与深深的爱。这,或许也是每个筑梦团队成员的特点吧。也正如他们所说,团队里的人风格各异,但是他们都深深地融入了这个集体中,因为他们都铭记着筑梦团队“尊重、分享、成长”的理念,都有着对筑梦团队家一般的归属感,有着对公益事业赤诚的热情。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筑梦彝乡团队将会不断壮大发展,为公益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活动介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一届“凤鸣岭南十佳青年”评选活动(原“共青团之星”评选活动)是为了评选出优秀杰出的广外学子,作为广外学子们的榜样,充分展示我校在人才培育方面的丰硕成果以及发扬广外人的精神。此活动为两年一届,“凤鸣岭南十佳青年”的称号尤其珍贵,是学生们的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