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校团委
本网讯 9月4日、5日, 由校团委、团校主办的2015-2016学年度校院级学生骨干培训班在北校区新学生活动中心顺利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海春,星火社会服务发展中心主任王志强,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苏奕,校团委副书记陈兵、余海波等为培训班授课,校院两级主要学生干部11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旨在让学生干部增进了解,掌握知识,提高青年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
培训班集体照
特色一:学生干部的“765443”之歌
培训班特邀刘海春副校长作辅导报告。他首先以 “你为什么要当学生干部”、“学生干部都要具备哪些素质”、“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干部”和“同学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干部”四个问题,指引在场学员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随后,他带领同学们由“为同学服务”中所体现出的奉献精神进入学生干部 “765443”之歌的讲解:学生干部的“765443”之歌包括了”七种意识”、”六头”、”五种能力”、”四心”、”四感”以及”三种方法”。而其中,树立奉献意识、政治意识、全局意识、群众意识、岗位意识、创新意识及学习意识——“七种意识”是做一名好的学生干部的先导;提高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五种能力”是做好学生干部的关键;培养责任心、公心、进取心及恒心——“四心”是做好学生干部的保证;掌握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及生存方法——“三种方法”是做好学生干部的手段;实现接受任务有期待感、执行任务有紧迫感、完成任务有满足感及回味起来有成就感——“四感”是作好学生干部的表现;政治方向上紧跟上头、宗旨意识上服务下头、工作方法上了解外头、生活态度上扎在里头、思维意识上想在前头及职业品质上不抢风头——“六头”则为他在工作中的体会。在场的学生干部都非常投入地听讲,并积极地参与了互动。
刘海春副校长作辅导报告
特色二:专业社工机构助力团队建设
本次培训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通过历奇活动的开展让学员在合作、互动、有趣的氛围下,参与感悟和体验。比如:考验反应能力地听指令拍邻座的手,学员在零语言交流的情况下按出生月日的顺序围成圈。接下去,是需要小组配合完成的介绍队员姓名、找出自己组内与众不同的三个特长、人肉叉烧包、按顺序翻扑克牌等游戏。这些游戏一方面考验组员间的团队合作,另一方面也讲求有效的沟通。游戏让学员经历紧张惊险,也让他们收获良多。特别设计的“我是广外人”大学生干部自画像。要求学员们在一张白纸上用文字和图像来表达自己对于学生干部的见解。例如,有的小组用两部手机连成的桥梁表示学生干部是联系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的桥梁,有的小组则以把自己组员的名字签在背面的方式表示学生干部是积极做事但不留名的幕后英雄。
在 “校园城市历奇”活动中,各个小组要根据“校园寻宝任务书”里的提示,在校园内找到要求的景物并完成规定的任务,包括在规定景物前合影留念,高唱红歌等等。各小组必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到起点集合。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同学们对广外校园的了解,以及自身对细节的发现。
特色三:朋辈交流启迪成长
9月5日下午的课程是校级学生组织校友论坛,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88级外贸英语专业毕业生、曾任校学生会主席的雷文校友,05级金融专业毕业生、曾任校团委组织部执行部长的张瑞林校友,06级涉外文秘专业毕业生、曾任艺术团策划外联部部长的曾祥礼校友,08级法语专业毕业生、曾任校团委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执行主任的梁山校友和09级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曾任省学联执行主席、校学生会主席的潘镭校友。他们作为曾经的学生干部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作为学生干部的亲身经历,提出了一些自己对于学生干部工作的看法,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建议。校友们提到,作为学生干部要提升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学生干部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也是普通同学的一员只是责任要更多。同时要在大学期间发现自己的爱好,给自己更多的提升,在服务学生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雷文嘉宾分享自己的故事
张瑞林嘉宾分享自己的故事
团委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
结业仪式上,苏奕作了总结讲话,他提出了学生工作中几组关系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包括边缘和中心,意思和意义,加法与减法,继承与创新,规矩与自由等。寄语学生干部要树立以同学为中心的理念,在开展工作时注重活动的意义,同时要提升活动的体验性,要在活动数量上做减法,活动质量上做加法,围绕学校的大局和中心,在提升团学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上下苦功,做文章。
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在本次培训班上收获很大,在结业仪式上,各小组一齐上台展示成果,分享自己的体会,互相交流感受。其中一位同学说到:“经过这两天的合作交流,我们从破冰到熟络,小组内成员像一团火一样越燃越旺,而我们也更深刻的理解到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应该具有的责任和品质。”
(责任编辑:校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