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灯塔工程 / 实践领航 /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正文
“涓义”服务队下乡第十二天
作者:校团委宣传部   时间:2019-07-19   点击数:


“涓义”服务队下乡第十二天

                                                  ——商院“涓义”队员与支教老师畅交流

    【本网讯】:2019年7月17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涓义”三下乡服务队的工作进入后期阶段。“涓义”服务队队长有幸邀请到三下乡基地支教的张晨阳老师,就近期“涓义”服务队社会实践内容和“美丽中国”支教计划进行访谈交流。

7月16日上午九点,“涓义”服务队队员与实践基地的郑学红校长、来自上海东华大学“彩云支南”服务队队长进行交谈。谈话中,“涓义”服务队队员提及家访过程中,家长十分感谢“美丽中国”支教计划引进的支教老师。出于好奇,“涓义”服务队队员想要采访支教老师。经校长引荐,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在当地支教时长一年的张晨阳老师与我们约定了采访时间。

校长与“涓义”服务队队员、“彩云支南”服务队队长谈话

7月17日下午三点,“涓义”服务队队长彭春兰、副队长黄柳明、罗琦、队员叶育,一行四人到教师公寓张晨阳老师宿舍进行访谈。

 

“涓义”服务队队长及队员前往教师公寓

谈话初时,“涓义”服务队队长彭春兰向张老师详细汇报了近期的义教成果,以及家访发现的若干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研究报告。张老师则对“涓义”服务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涓义”服务队的义教成果和家访制度表示高度赞许,双方相谈甚欢。

在与张老师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岑江小学长期缺乏美术、唱歌、跳舞等兴趣类课程,学生娱乐活动匮乏,娱乐形式单一,而“涓义”服务队的到来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给予了他们温暖的陪伴。

同时,张老师也表示,虽然留守儿童的问题依然存在,但是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资源涌入乡村小学,家长的观念也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法陪伴孩子,就用电话联系,以弥补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遗憾,同时注意监督、教育孩子,尽可能地给予孩子心灵的陪伴和指引。与此同时,当地老师有意识地与家长保持定期联系,通过微信群、相关教学软件等实时反映孩子的在校情况。

谈到“美丽中国”计划,张老师介绍道,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已工作的知识分子,只要怀着一颗服务乡村、奉献乡村的热忱之心,都可以参加“美丽中国”计划。经培训后,支教老师将被派往河源、甘肃、韶关、广西等地,在需要教师的乡村小学支教两年,期满后即可离开,也可以选择去新的乡村小学支教。

当被问及支教过程的酸甜苦辣时,张老师表示,目前政府正在努力地建设乡村学校,成效逐渐显现,但是弥补师资匮乏的短板、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如何为孩子们争取更多的资源,提升孩子的教学环境质量,仍然是一个挑战。

“这里山清水秀,生活节奏慢,是一个宜居的世外桃源。但是,对于支教老师来说,这里不是世外桃源,是战场。”张老师如是说到,“但是,我会倾尽全力,去帮助乡村孩子成长,给他们更好的教育。”

商学院“涓义”服务队

文:彭春兰

图:夏韵然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