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沙湾镇语言调查服务队
本网讯 2021年8月6日至8月9日,沙湾镇语言调查服务队线下成员卿珮、陈楚瑶、黄宝茹、郑祉韵前往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线下问卷收集活动。团队希望借助前期问卷为后期普通话教学实践开展做好数据支撑。
由于大部分成员暑期居住在广州,因此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地点选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旨在尽团队力量,提高沙湾社区普通话水平,为沙湾镇乡村振兴做出一些贡献。团队采取“线上+线下”工作模式,线下调研队伍主要负责在沙湾镇地区访问当地居民,收集问卷,录入问卷数据。线上调研成员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图片素材,完成线上宣传工作,并负责前期资料搜集,撰写部分调研报告。
沙湾镇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著名小镇,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民居建筑式样多,是珠三角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主要使用语言为沙湾话即本地土白话。
沙湾镇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坚持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不断完善沙湾古镇的旅游品质。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沙湾居民在与外地游客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普通话,因此当地居民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经济文化交流情况。
由此,线下成员深入当地,针对不同年龄设计了6-18岁和18-59岁的问卷,对当地居民普通话及当地方言使用情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线下成员对商铺阿姨进行采访 陈楚瑶摄)
在线下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受到了诸多挑战:疫情在全国多地出现、天气阴晴不定,或是暴雨或是暴晒,还有长时间的通勤加上当地居民配合度不高,对团队成员戒备心较强,团队成员屡屡碰壁,整个线下调研的工作十分辛苦。但线下团队成员都有着端正的调研态度,没有被困难吓倒,将这次线下调研当作一次宝贵的经历,勇敢去一次次尝试。就如一位线下调研成员所说:“‘被拒绝’终于成为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随着调研的逐步开展,团队成员逐渐熟能生巧,收集问卷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线下成员对路人进行采访 陈楚瑶摄)
虽然线下调研有所波折,但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也收获到了不少的问卷。真诚可以交换信任,在团队成员的耐心解释下,部分居民也愿意配合团队调研工作,给予很多实地信息以及对沙湾发展的独到见解。
问卷收集工作结束后,线下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充实而难忘的经历,不仅加深了对沙湾社区的了解,也锻炼了自己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收获颇丰。
接下来,线下团队成员将根据线下收集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普通话教学课程,帮助沙湾社区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推普行动不是一日之功。团队成员将继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实践,运用所学为沙湾社区居民的语言发展贡献力量,助力语言文化的传递,助力乡村振兴。

(线下成员合照 陈楚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