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白水漾星火服务队
本网讯 7月31号下午,白水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工作正式开始,白水漾星火服务队成员跟随白水村干部参观白水村,感受白水村的村容村貌,初步进行调研工作。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为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白水村。活动旨在了解白水村脱贫攻坚经验与成就,深刻体会基层党组织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此次三下乡活动采取“线下+线上”的模式,队员们到白水村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工具宣传与推广白水村特色产业与文化。
白水村,位于潮安区登塘镇西北部,白水村是一个山区村,也是革命老区。全村分为白水主村、哢村、埔头岭、登厝寮、旧溪共5个自然村,总面积15.82平方公里,现总户数1155户,户籍人口4936人。白水村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独特的物产。由于山地达2万多亩,农民多从事农林业。村中的平地,主要种植水稻、甘薯等,山地多种植杉、松、竹、菠萝,果什等,由于环境优越,土质独特,水质好,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产量高,质量好。过去,白水村村民种养生产技能相对落后,一直是个贫困人口居高不下的村子,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村民幸福指数也较低。2016年白水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是全潮州市乃至粤东贫困户数最多的村庄。
在过去三年多时间,白水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党群协力合作,实现了从“省定贫困村”到“美丽宜居村”的华丽蜕变。
在调研参观开始前,我们队员首先来到当地餐厅,体验当地著名美食:白水粿条。白水村的粿条十分出名,一进入白水村区域就能看到道路两边开满了粿条店,名字大都叫“白水粿条”,足以可见白水村的特色。经过了解,原来白水村会为生产粿条的农户统一制作“白水粿条”招牌,以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推动粿条发扬光大。
除了粿条,白水还有“二宝”,分别是菠萝和草鱼,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看到了种植菠萝的山坡地,同时了解到有合作社菠萝种养项目,收益覆盖白水村所有99户贫困户,能大力提升村民收入。

白水村文化广场
从文化广场起,我们跟随村干部一路行走,参观沿路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极目望去,村庄干净卫生,道路平坦开阔,环境美丽,沿路种植众多龙眼树,是名副其实的美丽宜居村。而其中最为亮眼的还是白水村的两个池:宫前池和马头池。在改造前,这两个池水污染严重,充斥着生活垃圾,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池,水清澈透明,沿池还有村民在钓鱼,怡然自乐。
经过今天一天的参观,队员们收获颇多,并且已经对白水村的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将为我们接下来几天进行的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