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灯塔工程 / 正文
产业走访记录
作者:图:何嘉瑜文:徐碧琴   时间:2020-09-01   点击数:

本网讯829号,脱贫筑梦服务队进行脱贫调研的第二天,队长前往茂名市罗坑镇大车田村里主要的农业发展产业基地展开调查,其中包括了蔬菜基地、番薯基地等和6000头生猪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其余队员利用互联网协作队长的调研。

大车田村,2017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2019年顺利实现脱贫,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打车田村发展了自己的产业,在从村民口中得知道这些事情后,队长带我们展开了线上+线下的调研,去到产业基地,调研产业发展情况。

我们了解到目前茂名市罗坑镇大车田村里主要的农业发展产业有:蔬菜基地、番薯基地等和6000头生猪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基地。

罗田村现代化养殖基地图片

首先,我们在线上观看了当地关于蔬菜基地的新闻视频,在电白的一家蔬菜基地,工人们正在摘果、摘菜、除草、浇水等一系列工作,田间地头上演着一片农忙的景象。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基地总面积103公顷,其中建有20公顷蔬菜大棚,常年主要种植水东芥菜、菜心、苦瓜、青瓜等产品。

【采访 蔬菜基地负责人 陈昌燕:去年外省的民工回家过春节了,今年没办法回来工作,现在只能从周边地区请大量的民工,进行复工复产,目前每天生产的蔬菜量大约是3000-4000斤左右,圣女果大约是4000斤左右,我们蔬菜主要供应粤西农批市场,蔬菜每天的供应量比较稳定。】

蔬菜基地负责人接受采访

目前,该公司把蔬菜生产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安排人员复工复产,加大叶类蔬菜生产力度,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市场“菜篮子”安全稳定供应。

据了解,珠海市万山区对口帮扶电白区罗坑镇大车田村。去年,驻村第一书记谢晋彬进驻该村后,利用当地有利的气候和沙质土壤条件,将村中扶贫项目“蔬菜种植基地”转型,改种当地特色板栗番薯,注册商标“大车田薯”在市场上推广,受到消费者青睐。基地负责人乘势扩大种植规模,却在收获季节遇上新冠疫情,产品出现了滞销。

近期,电白区罗坑镇扶贫基地大车田薯喜获丰收,但受新冠疫情影响,番薯出现一定程度的滞销。珠海市万山区驻大车田村第一书记谢晋彬,通过抖音直播带货、电商平台打开 销路,平均每天有100多个订单,销售额1万多元。有一次仅仅一个多小时直播,就卖出番薯2万多斤,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

“大车田薯”番薯基地——当地特色产业

此次调研中我们看见了很多因为扶贫基地而摘掉了贫困户帽子的农户,切实体会国家脱贫攻坚、对口帮扶战略的重要意义。做到精准扶贫需要驻村干部认真做好扶贫项目的资金管理、落实当地帮扶机制制度、聚焦产业扶贫重点,挖掘本村特色农产品、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借助网络新兴媒体大力宣传扶贫农副产品,因地制宜建立长效的脱贫扶贫机制。这也是三下乡对当代大学生的锻炼之处——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活动让大学生认清社会现状、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从而为乡村产业振兴培养更多的返乡大学生人才。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