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受台风过境影响,FFF队队员暂停当日调研工作,改为在住所整理前短时间的调研资料,并做了阶段性总结。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四天,由于台风“海高斯”来袭,FFF队暂停了调研工作,改为在住所整理前几天的调研材料和访谈录。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调研队队员不由地为南安村感到担忧,因为他们村目前特色产业——“农业+旅游业”,很可能在台风中大受打击,未采摘完的水果会被台风“搜刮”走,待台风过境后,等待他们的是很长很繁重的灾后处理工作。但在昨夜凌晨两点多,南安村的书记梁书记还在办公室值班,做灾情预防布控工作,FFF队队员们不由心安了很多,因为有这样的担当包容的带头人,南安村必定能应对台风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南安村
梁书记是一个见微知著、目光独到、高瞻远瞩的人。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想到在南安村采用‘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时,书记的回答是:南安村身处农村,所以发展农业必然是首要选择,而在农业的基础上,融合当地特色沙田水乡文化,发展旅游业是一套可行的方案。此外,书记始终把党建的引领放在发展考虑因素的第一位,创造性地提出用党建引领带动水果的销售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一是利用“党建培训基地”传授成功党建经验和现代化治理体系来吸引附近各地的党员前来参观学习,增加人流量,增大名气;二是以党建引领,和乡镇政府合作助销水果。
在队员整理访谈资料的过程中,队员还总结了南安村“农业+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南安村充分利用江睦大道、江珠高速口交通便利、水源优质、空气清新的三大优势来发展现代休闲旅游农业,由村党支部把握政策方向,牵头把分散的农户组织形成一个团队,打造产业链,适当规模经营,整合资源。南安村原本是发展纯农业的,而这不足以带动起当地的经济,所以,在各项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后,南安村结合其江南水乡、浪漫诗意的特点,将连片的果园和农场规划出集趣味娱乐、农耕体验、采摘农家乐、亲子互动以及绿色生态种植、养殖为一体的新型创意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南安村农旅融合发展,以农促旅、以旅强农,走上了产业兴旺之路。
南安村的经验或许可以给其他村庄建设带来启发。目前我国还有部分乡村同样存在着产业发展单一的问题,如果能向南安村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旅业,或者发展其他适合当地的活力产业,或能带动当地经济的新发展。南安村在发展农旅业前,就已经基本做好了基础设施建设、农场规划、村容村貌改善等工作,所以在发展农旅业时就有较稳固的基础,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其他乡村在学习借鉴因地制宜发展农旅业时,要注意详细对比分析自身与南安村的异同点之后,完善本村的基础设施,同时结合当地特色策划文化活动,这样才能使自身的产业发展更有活力,更有特色,从而吸引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播。当然,想要复制南安村模式的乡村的村干部也应当向南安村村干部虚心学习。要想复制南安村的成功,领导组织还要对“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引领带头的作用?如何规划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索。
今日的台风过境给FFF队队员一个阶段性的调整与总结的机会,重新梳理调研的脉络,调整工作节奏,以全新的面貌继续接下来的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