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马院】围屋深深,道不尽客家情
作者:梁遥   时间:2018-07-16   点击数:

图:心星筑梦服务队文宣组

文:梁遥

本网讯  7月15日,在心星筑梦服务队的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开展的同时,调研组成功邀请了一位政府官员和三位在客家文化上具有深厚造诣的学者来到槐岗小学,并向他们深入了解了客家围龙屋的文化内涵。

15日上午九点半,梅州市市委宣传部张伟辉调研员、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图书馆馆长毛健毛馆长、在梅州客家文化方面具有很大影响力的钟小常学者,以及在客家山歌方面有较深造诣的梅州市梅县区高级教师钟雪红老师应邀到达了槐岗小学,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心星筑梦服务队队员的热烈欢迎。专家们与调研组成员就客家围屋的形成、构造、发展、保护以及申遗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毛馆长引经据典,讲解围龙屋建造时对阴阳、风水的讲究,如依山而建,居于南面阳坡等。同时,他对队员们的三下乡活动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还对调研组的调研工作提了指导性的意见。他表示,调研组成员要多翻阅资料,可以参考他人的观点,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

调研组员向毛健馆长了解情况

钟雪红老师提醒,在进行研究时队员们要注意客家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她表示,客家山歌在客家文化中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还将对队员们的美好期望溶于客家山歌之中:“这么多的广外大学生呀,这么好的山歌呀,留呀留住它……”悠扬嘹亮的歌声充分展示了钟雪红老师高超的客家山歌技巧。

钟小常学者指出,探寻客家围屋形成的原因必须要注意到客家民系的形成带来的影响。调研组了解到,围龙屋外形的演变与周遭环境的变化有关,更与客家民系的发展有关,就比如围龙屋防水防敌的特性和碉堡般的外形等等,都是在发展中不断演变而来的。

张调研员表示,围龙屋是客家人家族文化的产物,研究围龙屋不能走马观花,要深入探寻建筑背后的故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更赠送了《客家研究辑刊》与《客都家园》给调研组作为参考资料。队员们对张调研员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也更加深切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张伟辉调查员向调研组成员讲解

最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们、学校领导和调研组全体成员一起合影留念。

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学校领导和调研组成员合影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