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灯塔工程 / 实践领航 / 正文
线上云调研 爱心筑梦行
作者:作者:何思颖   时间:2021-09-02   点击数:

法学院

筑梦彝乡服务队

本网讯 2021年8月20日,筑梦彝乡队伍正式开展为期14天的三下乡调研活动。在新冠疫情呈各省多地散发、省外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十三位队伍成员决定进行线上调研,通过文献查阅、问卷抽样调查、个别电话访谈的方法,就四川大凉山地区线上线下教育混合模式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已过去一年有余,我们也逐渐进入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各地的学生上起了网课,而四川凉山地区的同学们也无例外地体验了线上教育的教学模式。乡村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了解凉山地区线上教学的现状,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城乡教育资源倾斜的问题,让偏远农村地区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扶贫、教育公平。因此本团队将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盐源中学为研究对象,针对贫困地区中学线上教育现状进行线上调研和分析,希望能探索一种能够切实为当地教育提供支持,从整体上改变教育生态、提高教学质量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盐源中学的同学们)

在筹备阶段,调研组成员查阅农村留守儿童线上教育研究、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影响因素、贫困地区线上教育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等相关文献,增强对调研课题的初步了解。本次三下乡调研团队成员均来自我校筑梦彝乡公益社团,社团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凉山助学教育,与凉山地区学校多年有着资助及交流的联系。这为我们能够与盐源县中学老师进行前期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团队成员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整体效果有了一定了解。

21日,线上调研工作正式开始。团队各成员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分别发放给盐源县盐源中学、民族中学的学生及家长填写。收集初期,由于问卷数量增长较慢,调研组成员对目前问卷收集方式进行反思及调整,筛选出往期公益活动中60位有联系方式的凉山同学,分配给全队成员进行逐一联系和问卷分发。在努力增大样本数量的同时,队员也陆续开始寻找合适的受访对象进行一对一访谈。8月23-24日,队员们顺利进行了多个访谈,并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对访谈过程录音或录像。

(调研组成员正在浏览相关资料)

来自盐源县中学的罗同学在访谈中说到,她对线上教育实际接触并不多,对凉山学生而言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仅限于疫情时期使用。她认为,和线下教育相比,线上教育的优势在于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直面老师时的窘迫感。但由于所在地区的限制,硬件设备跟不上,她认为这种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凉山地区很难进行大规模开展。

对线上教育了解较深的盐源中学的韦老师,在访谈中也发表了他的看法。疫情期间,他使用钉钉进行直播教学,认为线上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自律性不够高,会存在有学生挂账号缺席课堂的情况。由于距离问题,老师无法监督,家长也因为外出工作的原因监督不到位。因而他认为线上教育会加剧学生学习质量的两极分化,对山区的孩子而言,他们自律性不够,线下教育会更适合他们。网课期间,线上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改作业更方便,评论区可以回复表情,增强上课的互动感。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来说,通过钉钉私聊提问,他们会更愿意问问题,与老师进行互动。但线上教育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仍比较高,课堂要对学生有足够吸引力,且学生自身也要有足够自制力。他认为目前线上教育不是必须,倾向于选择考试技巧分享、高考重难点互补这种课堂,能够与发达地区共享资源。

居家线上调查至第七天,原本问卷数量稀少的情况有所改善。团队整理了所有访谈的内容,并制作了相关推送。29日,调研组队员正在跟进尚未填写问卷的同学,向部分疑惑的家长和同学进行更细致的解释,争取在问卷收集的最后阶段获取更多的样本。

目前,问卷的收集已初步结束。调研组全员正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着手制作补充调查问卷及访谈以获得更详实的资料。由于凉山地区教育环境的特殊性,队员们意识到线上教育或难以在该地区进行推广。疫情正改变着国内教育环境,而大凉山能否因时而动乘上这阵技术发展的东风,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

 

 

联系我们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109
联系电话:020-36207025
南校区: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之家331
联系电话:020-39328298
邮编:510420 / 510006
邮箱:tuanwei@gdufs.edu.cn
办公地点